哪些常吃的食物可能是有毒的呢? 五種食物要注意
更新于:2025-03-26 07:34:21

有一些食物如果處理不對是會含有毒性的,也有一些食物本身就含有毒性,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那麼,哪些食物是我們常吃的卻有可能有毒性的呢?

四季豆

生四季豆中含有毒物質——毒蛋白和皂素,如果沒有煮熟煮透,人吃後1~5小時就會中毒,輕者頭痛頭昏,重者噁心、嘔吐、腹痛。 四季豆兩頭含毒素較高,應去掉。烹调时不能像其他蔬菜那样烫一下或爆炒一下就可以,一定要焖煮10分鐘以上。當四季豆顏色由鮮綠色變為暗綠或墨綠色,吃起來沒有豆腥味,就可以放心食用了。如果實在擔心中毒,可以先焯一下,這樣有助於四季豆受熱均勻。

發綠的土豆

土豆中含有龍葵素,是一種有害的生物鹼。發芽後,其芽眼、芽根和變綠、潰爛的地方,龍葵素的含量劇增。人吃了這種土豆,輕者噁心、腹痛,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如果土豆發芽不嚴重,可將芽眼徹底挖除乾淨,並剔除發綠部分,然後放在冷水里浸泡約1小時再炒(龍葵素會溶解在水中),出鍋前加點醋也可去掉部分毒素。

魚膽

青魚、草魚、鯉魚等魚膽內含魚膽汁,這種有毒成分對人體細胞有損害作用,會導致人體出現噁心、劇烈嘔吐、腹痛等癥狀。魚膽即使做熟了,對人體也有害,不能食用。魚膽位於魚的腹部,一般呈淡淡的青黃色或青黑色,在烹調前一定要將其清除乾淨。

生黃豆

生黄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這種物質會刺激腸胃,妨礙蛋白質吸收。另外,生黃豆中的凝集素是一種糖蛋白,攝入過多可能使人噁心、嘔吐。將黃豆煮熟,就可以充分破壞有毒物質,我們就可以放心食用了。值得注意的是,從外面買來的生豆漿,應該徹底煮開再飲用;我們建議看到豆漿沸騰后,再煮8分鐘飲用。

有哈喇味的堅果

堅果中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儲存不當或長時間存放會產生酸敗現象,出現我們常說的“哈喇味”。大量不飽和脂肪酸腐敗後產生的物質,如小分子的醛類、酮類等還威脅身體健康。如果大量食用,輕則會引起腹瀉,重則可能引發肝臟疾病。有的堅果商販不捨得把變質的堅果扔掉,就通過在加工時加入大量鹽、花椒、大料、糖精、香精等進行調味,期望掩蓋“哈喇味”。因此,變質堅果時常會隱藏在鹹味、五香味、奶油味的堅果中。相比之下,原味的、清炒的堅果品質相對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