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生活的不規律以及飲食的不節制,很多朋友都有消化系統方面的毛病,例如消化不良、 便秘 、 腹瀉 甚至是腸胃 疾病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在呢麼辦呢?中醫推薦按摩足三裡穴,並表示足三裡穴對於消化系統的疾病很在行,這到底是真是假?今天就跟著小編來一探究竟。
消化系統問題為什麼要找足三裡
足三裡,是眾所周知的人體保健穴之一,中醫《四穴總歌》就有“肚腹三裡留”之說,大意是:要應付胃腸消化方面的問題,動用足三裡穴即可。
足三裡穴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具體位置在彎膝蓋的時候,小腿外側近膝關節處有一個凹陷,往凹陷下四個手指寬,再繼續向外一個手指寬的地方。
足三裡屬於胃經,是治療脾胃疾病的要穴,《四總穴歌》裡說“肚腹三裡留”,指的就是凡是腹部消化系統問題的病症都可以用足三裡治療,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健體。
按摩足三裡穴位對消化系統具有雙向良性調節的作用,比如腹瀉了按摩它可以止瀉,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
中醫認為,脾胃為人體後天之本,足三裡穴就是人體里的一株靈芝仙草,用好了它,對人體幾乎百利而無一害。
除了足三裡,消化不良還可以按這些穴位
四縫穴
四縫是經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積滯的專用穴。四縫原本被醫家用來治療小兒消化問題,後來證實,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後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問題,就可以找四縫解決,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下脘穴
下脘在腹部,離脾胃很近。我們中醫里有個選穴原則,叫“臨近選穴”,就是在病患部位的周圍和附近選穴,這有點兒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意思。這種選穴方法,實踐證明,效果很好。下脘和內庭相配,可以清胃瀉火,消食化積。
勞宮穴
在手掌心的位置,簡單的找法是把手握成拳頭,中指指尖點到的位置即是勞宮穴。這個穴位在五行屬火,能促進血液迴圈,還能改善精神緊張、促進食慾
大陵穴
這個穴位在五行屬土,對應著脾胃,是一味很經典的“健胃消食片”,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動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過這個穴位來調。它在手掌根,腕橫紋的中點上。
內關穴
在大陵穴向上量三個橫指的位置,在手腕兩根筋的中間。吃大餐之前,可以先摩拳就是用一個手握成拳頭,用拳面頂住另一隻手的內關穴,以左右旋轉摩擦的方式,來刺激這個穴位。然後雙手掌相互摩擦至發熱,這個動作是為了激發到手心的勞宮穴最後十指交叉,手腕相扣,從而刺激到大陵穴。
消化不良還可以吃這些助消食物
優酪乳
優酪乳除含有牛奶的全部營養素外,突出的特點是含有豐富的乳酸,能將奶中的乳糖分解為乳酸。對於胃腸道缺乏乳酸酶或喝鮮牛奶容易腹瀉的人,可改喝優酪乳。乳酸能抑制體內黴菌的生長,可預防使用抗菌素類藥物所導致的菌群失調。乳酸還可以防止腐敗菌分解蛋白質產生的毒物堆積,因而有防癌作用,優酪乳有輕度腹瀉作用,可防止便秘。
蘋果
蘋果既能止瀉,又能通便。其中含有的鞣酸、有機鹼等物質具有收斂作用,所含果膠可吸收毒素。對單純性的輕度腹瀉,單吃蘋果可止瀉。蘋果中含纖維素可刺激腸蠕動,加速排便,故又有通便作用。
西紅柿
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如蘋果酸、檸檬酸、甲酸,可保護維生素c,使之在加工烹飪過程不被破壞,增加維生素的利用率。西紅柿中還含有一種特殊成分——番茄素,有助於消化、利尿,能协助胃液消化脂肪,番茄素還能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可治療口角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