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先暴露自己的論證邏輯:強就是強,弱就是弱,打贏就是打贏,打輸就是打輸,受傷就是受傷,別輸了找藉口講理由,別扯什麼輸不算輸,輸也是我強。
有關於獅駝嶺的文章,很多人會故作神秘的說“其實,三妖裡,最強的是青獅”。那麼如果你反問一句“青獅的強體現在原文的哪一段高光表現?作為三妖最強,他不應該面對猴戰鬥時有高光的表現嗎?體現在原文哪一句?”,他拿不出來。
既然拿不出原文中青獅戰鬥高光,那麼,覺得青獅最強的人,當然會從別的方面來說明青獅最強,但是無論從什麼方面,都會刻意避開青獅的戰鬥,因為他們也清楚,青獅的戰鬥表現並沒有任何亮點,從原文中可以看出,獅駝嶺的作戰順序是先打青獅,再打白象,最後打大鵬,青獅和白象分別被猴所擒,和大鵬短暫交手並不分勝負,但是青獅白象加入三打一後打跑猴子,大鵬開二階段變身,一把擒抓了猴子,並且大鵬的爪子能限制變化,猴子在大鵬爪下並不能逃脫,
那麼問題來了,認為青獅最強的人,要避開青獅毫無高光的戰鬥場面,那他究竟從原文什麼角度來說明青獅最強?看了很多帖子,我大概總結了以下幾點:
1. 觀點一:大鵬找青獅白象結拜證明青獅比大鵬強。這個邏輯我並沒有十分看懂,上大學時有個兄弟找我結拜(且不說目的是啥),大夥能從他找我結拜這件事上來看,看的出我們倆誰強誰弱嗎?
2. 觀點二:大鵬結拜是因為忌憚孫悟空,且孫悟空叫陣時,大鵬並沒有打頭陣,而是青獅打的頭陣。這個邏輯我勉強能理解他們想表達什麼:想說明怕,就等於弱,不敢打頭陣,就一定小於敢打頭陣的人,是這意思吧?
好,一條條來看,第一點大鵬怕猴子,那請問青獅怕不怕猴子?原文“那老魔聞此言,渾身是汗,唬得戰呵呵的道:“兄弟,我說莫惹唐僧。他徒弟神通廣大,預先作了準備,磨棍打我們,卻怎生是好?”你說大鵬怕猴子,那青獅不怕?青獅不怕的話這句話怎麼解釋?還有這句話“老魔心驚膽戰道:“幾年都說猴兒狠,話不虛傳果是真”,以及在戰鬥中“那魔聞言,戰兢兢捨著性命,舉刀就砍”,說明什麼?說明青獅也怕猴,那青獅怕猴的情況下,我實在不懂有些人一直強調大鵬因為怕猴才結拜是什麼意思,仿佛想要說明大鵬怕猴青獅不怕猴一樣。
再來,他們說:青獅打頭陣,就比大鵬強,不管怕不怕,反正大鵬裝聾作啞不去打頭陣,青獅好歹出去了,喔~那是不是可以得出這麼個邏輯:敢打頭陣的就是強,不打頭陣的就是弱?是這個邏輯吧?好,那請把書翻到第二十回:“那洞主驚張,即喚虎先鋒道:“我教你去巡山,只該拿些山牛、野彘、肥鹿、胡羊,怎麼拿那唐僧來,卻惹他那徒弟來此鬧吵,怎生區處?”先鋒道:“大王放心穩便,高枕勿憂。小將不才,願帶領五十個小妖校出去,把那什麼孫行者拿來湊吃”。
從黃風怪和虎先鋒的態度來看,虎先鋒敢於打頭陣,黃風怪對於孫悟空打上門來表示驚慌,這怎麼說呢?不是說敢於打頭陣的就是強麼?按這個邏輯,虎先鋒是不是一定大於黃風怪?
因此看,觀點二也不成立,敢於出站,是說明勇氣,並不代表實力強勁,躲在洞中驚慌沒打頭陣的黃風怪實力一樣強勁,所以打不打頭陣毫不重要。
3. 觀點三:大鵬的爪子不是很厲害,作者輕點的“送行”,說明奈何不了猴。這個觀點就是純雲,沒啥好說的,看原文就行“這妖精扇一翅就有九萬里,兩扇就趕過了,所以被他一把撾住,拿在手中,【左右掙挫不得。欲思要走,莫能逃脫,即使變化法遁法,又往來難行:變大些兒,他就放鬆了撾住;變小些兒,他又蒀緊了撾住】。復拿了徑回城內,放了手,捽下塵埃,吩【咐群妖,也照八戒、沙僧捆在一處】。那老魔、二魔俱下來迎接。三個魔頭,同上寶殿。噫!這一番倒不是【捆住行者,分明是與他送行】。”
看清楚了?在大鵬的爪子限制變化,不能逃脫,大鵬把行者捉到城內,吩咐【群妖】捆住,能看懂吩咐群妖捆住是什麼意思?意思是喊小妖拿個繩子給孫悟空捆起來,說的這麼清楚不會還不能理解吧,那小妖能捆住猴么?鎮元子拿繩子給他捆住,銀角拿恍金繩捆住猴,猴都能跑,那麼小妖拿個普通的繩子捆住猴子相當於給他送行,是什麼很奇怪的事情嗎?為什麼小妖捆住猴這件事,非要和大鵬扯上關係?想從小妖捆不不住猴來黑大鵬爪子沒用嗎?
觀點四:大鵬真有本事為什麼排老三.......這個觀點是最NT的,我都不知道這是個什麼邏輯,為什麼排老三?人家後來啊,人家想排老幾排老幾,為什麼要特地提大鵬排老三?是想說明老大最強老三最弱嗎?我尋思也沒有什麼規定老大一定要強於老三啊?寢室裡我排老大,我結拜的小弟比我高也比我壯,很奇怪么?《導火線》裡渣哥排老大,他實力強過托尼?劉關張劉備難道是最強?平頂山銀角也強於金角啊?花果山七大聖是不是老七最弱啊?有些人又要說了“哎呀花果山是按照體型排的”,誰不知道花果山七大聖按體型排的啊,你管別人按什麼排的,你就說老七是不是最弱,你又知道獅駝嶺排行就不是按體型按年齡按先來後到排的?怎麼?在其他地方,排在老二老三老七的可以比老大強,到獅駝嶺就不可以?到獅駝嶺是不是要強加一個規定老大就一定最強啊?
說這麼多,總結一點:青獅是毫無戰鬥高光表現,如果有的話,說青獅最強的人就會直接粘貼青獅面對猴的高光原文,而不是通過東扯西扯來強行青獅最強,大鵬的高光表現體現在“這妖精扇一翅就有九萬里,兩扇就趕過了,所以被他一把撾住,拿在手中,左右掙挫不得。欲思要走,莫能逃脫,即使變化法遁法,又往來難行:變大些兒,他就放鬆了撾住;變小些兒,他又蒀緊了撾住”這段話中,從此段原文的表現看,大鵬二階段的爪子束縛威力並不弱於恍金繩,而青獅,並不能從戰鬥中看到任何長處,有人說青獅還有個一口悶技能,但是原文可是寫的“那怪也張口來吞,卻中了他的機關,收了鐵棒,迎將上去”,猴子自己鑽進去的,同樣是進肚,猴子主動鑽青獅的肚子,和主動鑽鐵扇公主的肚子,你們能看出太大區別么?
我覺得,一個人強不強,別看別人說了什麼,要看別人做了什麼,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實戰才是衡量強弱的唯一標準那套,強者不一定是勝者,但!勝者,一定是強者。
九靈元聖,提到九頭獅子,很多人的印象是啥?一招鮮!初見殺!二次沒咬到猴,所以猴更強。
這話說的,我擒了你,我還得擒你第二次,不然就是你更強?天底下還有這種邏輯我是沒想到的。
講個故事:你是村霸,村裡所有動物都怕你,有一天,你去山上和山洞里一隻大藏獒單挑,但是被藏獒一口就咬進洞里,你逃了出來,感覺這個藏獒神通廣大(原文猴評價過),自己找了他主人來幫忙,你第二次去洞口叫陣,藏獒對著你張口就咬,你跳開後往洞外面跑去,藏獒追出來,見了主人,立馬趴下投降。
這個時候跟在你身邊的一群小雞仔嘰嘰喳喳的叫道“你看這藏獒就會一招鮮,只會初見殺,這一次就沒咬到村霸吧”,所以還是村霸實力更強。
喔,你是村霸,你認同小雞仔的說法么。
到牛魔王了
首先,提到牛魔王,很多人印象是什麼?西遊第一妖,最強妖,對吧?甚至有人猜測是不是黑神話最終BOSS,那麼一起來看看他有沒有當最終BOSS的潛質。
眾所周知,最終BOSS,什麼最強稱號的,那都有之相匹配的逼格和實力,就像你看電視劇,看電影,看小說,總不至於會把一個毫無逼格處處挨打的人說成是最強最終吧?
蠍子精的逼格:【那怪道:“孫悟空,你好不識進退!我便認得你,你是不認得我。你那雷音寺裡佛如來,也還怕我哩,量你這兩個毛人,到得那裡!都上來,一個個仔細看打】,請問,蠍子精逼格如何?
黃眉的逼格【妖王聽說,微微冷笑道:“那太子,你捨了國家,從那國師王菩薩,修的是什麼長生不老之術?只好收捕淮河水怪,卻怎麼聽信孫行者誑謬之言,千山萬水,來此納命!看你可長生可不老也】。
大鵬的逼格:【行者聞言笑道:“如來,若這般比論,你還是妖精的外甥哩。”如來道:“那怪須是我去,方可收得。”行者叩頭,啟上如來:“千萬望玉趾一降】【三魔道:“大哥休得悚懼,我們一齊上前,使槍刀搠倒如來,奪他那雷音寶剎!”這魔頭不識起倒,真個舉刀上前亂砍,卻被文殊、普賢,念動真言喝道:“這孽畜還不皈正,更待怎生!”唬得老怪、二怪,不敢撐持,丟了兵器,打個滾,現了本相。二菩薩將蓮花台拋在那怪的脊背上,飛身跨坐,二怪遂泯耳皈依。二菩薩既收了青獅、白象,只有那第三個妖魔不伏,騰開翅,丟了方天戟,扶搖直上,輪利爪要刁捉猴王】。
黃風怪的逼格:【冷冷颼颼天地變,無影無形黃沙旋。穿林折嶺倒松梅,播土揚塵崩嶺坫。黃河浪潑徹底渾,湘江水湧翻波轉。碧天振動鬥牛宮,爭些刮倒森羅殿。五百羅漢鬧喧天,八大金剛齊嚷亂。文殊走了青毛獅,普賢白象難尋見。真武龜蛇失了群,梓?騾子飄其韂。行商喊叫告蒼天,梢公拜許諸般願。煙波性命浪中流,名利殘生隨水辦。仙山洞府黑攸攸,海島蓬萊昏暗暗。老君難顧煉丹爐,壽星收了龍鬚扇。王母正去赴蟠桃,一風吹斷裙腰釧。二郎迷失灌州城,哪吒難取匣中劍。天王不見手心塔,魯班吊了金頭鑽。雷音寶闕倒三層,趙州石橋崩兩斷。一輪紅日蕩無光,滿天星鬥皆昏亂。南山鳥往北山飛,東湖水向西湖漫。雌雄拆對不相呼,子母分離難叫喚。龍王遍海找夜叉,雷公到處尋閃電。十代閻王覓判官,地府牛頭追馬面。這風吹倒普陀山,捲起觀音經一卷。白蓮花卸海邊飛,吹倒菩薩十二院。盤古至今曾見風,不似這風來不善。唿喇喇乾坤險不炸崩開,萬里江山都是顫!】。
九靈元聖的逼格:【天尊道:“我那元聖兒也是一個久修得道的真靈:他喊一聲,上通三聖,下徹九泉,等閒也便不傷生】。
青牛精的逼格:【魔王笑道:“你是李天王第三個孩兒,名喚做哪吒太子,卻如何到我這門前呼喝?”太子道:“因你這潑魔作亂,困害東土聖僧,奉玉帝金旨,特來拿你!”魔王大怒道:“你想是孫悟空請來的。我就是那聖僧的魔頭哩!量你這小兒曹有何武藝,敢出浪言!不要走!吃吾一槍!”】【這壁廂轉上托塔天王,喝道:“潑魔頭!認得我麼?”魔王笑道:“李天王,想是要與你令郎報仇,欲討兵器么?”天王道:“一則報仇要兵器,二來是拿你救唐僧!不要走!吃吾一刀!”那怪物側身躲過,挺長槍,隨手相迎】。
最後是牛魔王的逼格:【牛王遮架不住,損失陣回頭,就奔洞門,卻被土地陰兵攔住洞門,喝道:“大力王,那裡走!吾等在此!”那老牛不得進洞,急抽身,又見八戒、行者趕來,慌得卸了盔甲,丟了鐵棍,搖身一變,變做一隻天鵝,望空飛走】。
【却好有托塔李天王并哪吒太子,領魚肚藥叉、巨靈神將,幔住空中,叫道:“慢來,慢來!吾奉玉帝旨意,特來此剿除你也!”牛王急了,依前搖身一變,還變做一隻大白牛,使兩隻鐵角去觸天王,天王使刀來砍。隨後孫行者又到,哪吒太子厲聲高叫:“大聖,衣甲在身,不能為禮。愚父子昨日見佛如來,發檄奏聞玉帝,言唐僧路阻火焰山,孫大聖難伏牛魔王,玉帝傳旨,特差我父王領眾助力。”行者道:“這廝神通不小!又變作這等身軀,卻怎奈何?”太子笑道:“大聖勿疑,你看我擒他。】
先不說實力,就看看氣勢和逼格,大夥覺得牛魔王有沒有那種天下無敵第一妖的氣勢?有沒有最終?BOSS的逼格?
再說實力,我開始很難理解,為什麼牛魔王是西遊第一妖,敗績全書第一,怎麼就成第一妖了?後面才大概清楚說牛魔王最強的邏輯:因為綁定猴,實力大概接近猴。
但我還是沒太搞懂,接近猴,是個什麼了不起的實力么?西遊記里是猴最強?猴西行路上一路暴打所有妖怪?沒人打的過他?開無雙過去的?我還不知道作者是這樣寫的?
最後我搞懂這幫人的邏輯了,他們還真覺得猴最強,猴在西行路上,輸不算輸,被打傷,找藉口擺理由,被生擒,說傷不到猴所以不算,被擊敗,算鎖技能沒用全力,總之,輸,也是猴算最強,那麼牛魔王雖然上限不如猴,但是也接近了,所以自動坐地升級水漲船高,只要他們一口咬定全力猴無敵,之前輸的都不算,那麼就可以得出結論猴第一牛第二,這便是牛魔王西遊路上第一妖的邏輯由來,但是我有個疑問,按照手操大師的【全力手操猴】來看,猴也只用了法天象地而已,怎麼說明打牛就用了全力?難道說用了法天象地,代表強?沒用,就代表對手不是最強?那麼請解釋,面對鎮元子和如來,孫悟空沒用法天象地,請問鎮元子和如來相比牛魔王如何?
再來,手操大師最喜歡提到的【好魔王,他也有七十二變,武藝也與大聖一般】,我想問,武力一般,難道等於實力一模一樣?既然按照手操大師們所提到的【全力手操猴】來看,牛魔王是怎麼綁定的孫悟空?你都要全力手操了,那猴開個三頭六臂+聚型散氣(擊敗哪吒那招)+身外身法,秒殺牛魔王有什麼問題?牛魔王有金剛不壞么?有三頭六臂么?有兵器化雨麼?有身外身法么?手操大師就知道個法天象地?你都手操全力猴了,不知道見面給牛魔王來個身外身法或兵器雨一招秒殺?現在回答我,牛魔王能不能綁定猴?
再看看牛魔王戰績到底如何,首先第一戰,牛魔王VS孫悟空單人。
【那牛王一則是與行者鬥了一日,力倦神疲】,武功確實一樣,但是無論防禦還是耐力以及神通,牛魔王都不及猴,打一天已經力倦神疲了,也就是說,再繼續打下去,牛魔王也必敗,對了,額外跟手操大師說一句,你們要的手操全力猴,可是可以用三頭六臂的,用了三頭六臂的猴,牛魔王還能支撐一日嗎?青牛精也會三頭六臂,想想青牛精開三頭六臂和牛魔王打,牛魔王能取勝嗎?
第二戰,豬八戒加入,牛魔王 Speed Defeat【那牛王一則是與行者鬥了一日,力倦神疲;二則是見八戒的釘鈀兇猛,遮架不住,敗陣就走】(丟人啊,看看黃眉是怎麼一戰打孫豬沙三人聯手不敗,二戰打五大神龍龜蛇二將+猴8人聯手不敗,三戰是怎麼打小張太子+四神將+猴6人聯手不敗的,我說的是沒用人種袋的情況下,再看看牛的發揮)
第三戰,小妖救場,牛魔王勝【前後點起七長八短,有百十余口,一個個賣弄精神,拈槍弄棒,齊告:“大王爺爺,我等奉奶奶內旨,特來助力也!”牛王大喜道:“來得好,來得好!”眾妖一齊上前亂砍。八戒措手不及,倒拽著鈀敗陣而走,大聖縱筋鬥雲跳出重圍,眾陰兵亦四散奔走。老牛得勝,聚眾妖歸洞,緊閉了洞門不題】(無狀態說的好,世界第一......吹什麼來著?還不只是靠隊友)。
第四戰,牛魔王1V2敗【八戒發起呆性,仗著行者神通,舉鈀亂築。牛王遮架不住,敗陣回頭】(丟人啊,不是這樣打的,看看之前的蠍子精1V2是怎麼擊敗猴豬聯手的,老牛丟不丟人)。
第五戰,牛魔王變大白VS萬丈猴+眾神,逃【他兩個大展神通,在半山中賭鬥,驚得那過往虛空一切神眾與金頭揭諦、六甲六丁、一十八位護教伽藍都來圍困魔王。那魔王公然不懼,你看他東一頭,西一頭,直挺挺光耀耀的兩隻鐵角,往來抵觸;南一撞,北一撞,毛森森筋暴暴的一條硬尾,左右敲搖。孫大聖當面迎,眾多神四面打,牛王急了,就地一滾,複本象,便投芭蕉洞去】(寶象國那一難提到:金頭揭諦、六甲六丁、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加起來豬沙二人,實力才持平奎木狼,而這些小神仙四面圍住打,而八百丈大白牛,東西南北亂撞,沒有打傷任何一位小神仙,連傷害都沒有打出,肉確實肉,但也只是肉了,毫無傷害,能抗不能打)。
第六戰:牛魔王人形VS猴+豬+眾神,再次擊敗【那牛王拚命捐軀,鬥經五十余合,抵敵不住,敗了陣,往北就走】(FW,好好看看猴怎麼一打梅山七聖,怎麼一打雷部36將+王靈官的,再看看黃眉怎麼一打8的)
第七戰:牛魔王變大白VS李天王,短暫交手無結果【牛王急了,依前搖身一變,還變做一隻大白牛,使兩隻鐵角去觸天王,天王使刀來砍】(看來大白是真的沒傷害)。
第八戰:大白VS哪吒,繼續敗【太子笑道:“大聖勿疑,你看我擒他。”這太子即喝一聲:“變!”變得三頭六臂,飛身跳在牛王背上,使斬妖劍望頸項上一揮,不覺得把個牛頭斬下。天王收刀,卻才與行者相見。那牛王腔子裡又鑽出一個頭來,口吐黑氣,眼放金光。被哪吒又砍一劍,頭落處,又鑽出一個頭來。一連砍了十數劍,隨即長出十數個頭。哪吒取出火輪兒掛在那老牛的角上,便吹真火,焰焰烘烘,把牛王燒得張狂哮吼,搖頭擺尾。才要變化脫身,又被托塔天王將照妖鏡照住本象,騰那不動,無計逃生,只叫:“莫傷我命!情願歸順佛家也!】(李天王拿出照妖鏡是在牛魔王已經敗了想要變化逃命之後,也就是說,李天王不插手,最多讓牛魔王變化跑了,但是出來一次打他一次,結果是不會變的)。
哪吒:你知道他不知道我?我和他打架,一次都沒有輸過
怎麼看起來這個牛魔王這麼像打英雄聯盟職業的某個人,粉絲吹和飛科起名,但打架就沒贏過,唯一勝場靠隊友,是誰,我不說。
再科普一下四大天王和魔家四將的關係
四大天王起源都是佛教,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名字都是梵文和藏文,我就不粘貼了,但是西遊記里的四大天王,作者採用了佛教四天王的形象設定,卻給他們換了個陣營。
原本四大天王=四大金剛,都是佛門中人,但是西遊記作者進行了改編,將四大天王和四大金剛區分開來,四大天王屬於東方天庭部門,在托塔天王手下幹活,而四大金剛,是西遊記作者自己創作的另外的佛門金剛形象。
四大金剛分別是:【五臺山秘魔岩神通廣大潑法金剛】【峨眉山清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
【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崑崙山金霞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
其實靈山共有八大金剛,但是有名有姓的就這四個,看得出名字很裝逼。
而魔家四將,是西遊記之後的封神小說,借鑒了西遊記里天庭的四大天王形象創作的,這時已經完全和佛門脫離關係了,變成東方人物,所以,說四大天王是魔家四將,也不是一點關係都沒有,西遊記本身中的四大天王,也和佛教中原本的四大天王有區別,反正都是二創。
說一說我對黑神話獅駝嶺關卡的猜想:
最符合原著的作戰順序就是,先在獅駝嶺的洞口打青獅,然後深入獅駝洞,在洞內探索后打白象,接著打通獅駝嶺來到獅駝城,在獅駝城打大鵬。
大鵬打到一半,青獅白象加入,需要三打一,可能可以搖人三打三,最後大鵬現身二階段,速度極快,爪子可能會有控制技能,封鎖天命人的變身之類。
還有對火焰山的猜想:
火焰山關底BOSS牛魔王,會變大白,玩家變法天相地與之對戰,大白沒什麼傷害但很肉,所以也要打很久,但是有個快速擊敗的方法,就是探尋火焰山找到紅孩兒,擊敗隱藏BOSS紅孩兒後習得三昧真火,用來克制大白牛,一下可以打很多血。
合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