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女性朋友向我訴說了她的煩惱。她最近頻繁接到4S店的電話提醒她去做車輛保養,儘管她的車在首保之後只行駛了2000多公里,還未達到5000公里的保養標準。
4S店的工作人員告訴她,車輛保養的標準是按照時間每3個月或行駛超過5000公里中的先到者來定。這讓她感到困惑不已。
那麼,究竟應該以哪個標準為準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話題。實際上,這要分兩種情況考慮。
一是如果經常使用就看里程
許多人購車後幾乎每天都會駕駛,行駛里程自然較多。在這種情況下,當車輛達到製造商推薦的保養里程(如5000公里、1萬公里等)時,就應該進行保養,而與時間無關。
二是如果很少使用就看時間
有些人可能一個月只開車幾次,一年下來行駛的總里程也不足5000公里。難道這意味著他們只需一年做一次保養嗎?當然不是。通常情況下,建議每三個月進行一次保養。但如果您的行駛里程非常少,可以選擇每六個月做一次保養,不論行駛了多少路程,只要不超過5000公里即可。
一項由4S店針對部分車主進行的小型調查顯示,70%的車主是根據行駛里程來安排保養的。這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大多數車主購車的目的就是日常使用。
寫在最後
不同品牌的汽車對於保養的時間和里程有不同的規定。最準確的做法是查閱您愛車的保養手冊,裡面會詳細列出保養的時間間隔和行駛里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