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了 胖也胖得更健康
更新于:2025-03-26 06:55:57

本文轉自:株洲日報

腹部皮下脂肪組織的結構和代謝功能異常是許多肥胖相關健康併發症的基礎。耐力運動可以改善超重或肥胖成年人的心臟代謝健康,但耐力訓練對腹部皮下脂肪組織的影響尚不清楚。科學家將經常鍛煉的超重或肥胖的男性和女性納入試驗物件,了解他們鍛煉后腹部皮下脂肪組織的變化情況。

2年後,科學家將這些超重或肥胖的經常鍛煉者和其他非運動者進行比較。他們發現,與非運動者相比,運動者的腹部皮下脂肪組織具有更高的毛細血管密度、更低的膠原蛋白豐度和更少的巨噬細胞。實驗表明,與非運動者相比,從運動者收集的腹部皮下脂肪組織培養的樣本具有更大的血管生成能力和更高的脂質儲存能力。定期運動可能在重塑腹部皮下脂肪組織結構和蛋白質組學方面發揮作用,從而有助於人們保持心臟代謝健康。

科學家認為,日常保持合理的運動量可以給身體帶來諸多好處,比如幫助對抗焦慮,延緩大腦衰老,並全面改善身體的有氧代謝能力。但對於運動減肥這件事,科學界仍然具有爭議,大多數研究發現單靠運動其實對減肥的作用非常小,這是因為身體在察覺到運動消耗過多能量后,會驅動個體主動攝入更多食物,又或者減少其他生理過程所消耗的能量,因此運動減肥效率不如想像的高。

但如果你肚子上脂肪多,卻因為運動不怎麼減肥而放棄鍛煉,那就錯失了一大好處。據《自然·代謝》一項新研究,密西根大學研究者發現,與不運動的人群相比,有運動習慣的人,他們身上的脂肪組織要更加健康,尤其是皮下脂肪組織的脂肪存儲能力更強。這種特點可以降低脂肪堆積在器官周圍的幾率,減少脂肪對器官的損傷。

在超重或肥胖人群中,腹部皮下脂肪組織堆積是最明顯的特點,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隆起的肚皮。而腹部皮下脂肪組織的形態與代謝功能異常、胰島素抵抗等具有關聯。具體來說,腹部皮下脂肪組織中有細胞外基質纖維化、毛細血管稀疏或者促炎巨噬細胞增加等現象時,會降低脂肪存儲能力,讓脂肪酸遊離到循環系統中,引發其他器官脂肪堆積和全身性炎症。

所以,對超重或肥胖群體來說,運動或許不能改變外觀,但卻從內在説明降低了脂肪的有害影響。

(來源:“學術經緯”微信公眾號)

“申拓號”整裝待發
“申拓號”整裝待發
2025-03-26 12: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