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好羡慕別人家擁有陽光房,路過的時候總要多看幾眼別人是怎麼設計的,內心OS等條件允許,咱必須整一個。
等我家真正做了陽光房之後,卻發現,它不是我想像中的烏托邦,真是應了一句老話:東西永遠是別人的香。
我想像中的陽光房,必須是大面積的玻璃材質建成,通透乾淨,採光無敵,室內明亮溫暖,閒時在陽光房裡看書、喝茶,享受人生偶爾的空白時間,充分放鬆身心。
陽光房最好是連接有草地的戶外,讓人與自然更親近,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有一隅安靜可享。
我愛的花花也能在更好的自然環境里成長,在室外接受陽光雨露,遇到極端天氣能迅速搬回安全的陽光房內。
陽光房裡放上懶人沙發、茶具、可以看書,休息,娛樂,家裡毛孩子也有了更大的跑酷空間;還可以加個自動晾衣桿,做成帶功能性的晾曬區,冬天曬的被子暖暖的,一整個幸福住。
然而,我對陽光房的美好幻想,在真實的體驗了一番之後,碎了一地。如果你也和曾經的我一樣,對陽光房充滿期待,那我不得不先給你打個預防針,陽光房可沒那麼完美。
1、冬冷夏熱
先說夏天,陽光房內的溫度高到人完全待不住,無論南北都是蒸籠房一樣的存在。透明玻璃和鋼管結構的玻璃房,幾乎沒有任何遮陽、抗導熱的效果,堪比室外暴曬,而且通風強度還不如室外,一到夏天玻璃房就是個雞肋的存在。
到了冬天,中部地區和南方可能還好一些,中午時候的陽光房會比陰冷的室內稍溫暖些。但是在北方,就不一樣了,陽光房的玻璃完全比不上牆壁的保溫性,比室內溫度低了十度都有。
如果陽光房連著屋內,還沒有推拉門擋著,室內供暖都趕不上它的迅速散熱,直接給全屋降溫。
如果選用的玻璃質量不夠硬的話,不用幾個冬夏,幾個月的溫差就能導致玻璃老化,隨時爆破,屆時找人維修又是一個麻煩事。
2、噪音巨大
曾經以為,沒法出門的下雨天待在陽光房裡會很舒服,想像中的畫面是:捧一杯香茗,靜靜地聽雨淅淅瀝瀝的落下,感受時光流轉的詩情畫意。
現實情況是,好天或者小毛毛雨的天氣,家人基本都在戶外活動遊玩;真到了狂風驟雨,電閃雷鳴的天氣,只能家裡蹲的時候,也壓根享受不了陽光房。
就那雨點敲打在玻璃房頂,噪音巨大,噼里啪啦的搞的人心情很煩躁,有時候夜裡都被吵的睡不著。
有人給我支招,在房頂搞個草皮下雨天能降噪,但是想想費勁搞上去,等好天又得取下來,不然影響採光,這來回折騰屬實也不值得,只能硬忍雨天噪音了。
3、不補鈣只曬黑
如果你以為在玻璃房裡曬曬太陽,能補鈣就想錯了。它除了曬黑,感受到熱度,一點子補鈣的效果都沒有。
因為紫外線有三個波長,分別是UVA、UVB和UVC。短波UVC被臭氧層已經吸收,長波段UVA穿透進來,直接照射在皮膚上,加速皮膚曬黑,老化;而真正能促進維生素D轉換合成的UVB被玻璃擋住,完全吸收不到。
而且放在陽光房裡的傢俱,被陽光暴曬後,不出幾個月指定會變色,顏值下降。
4、清潔問題
陽光房頂的清潔問題,也是個麻煩事,特別是灰塵較大的北方,只要一段時間不清理,屋頂就積好幾層灰,很影響採光,一到下雨天,泥水會順著屋簷流的到處都是,不及時清理還會長青苔。
如果是做在頂樓的陽光房,沒有保護設備的人爬上去清理,真的很危險,不是開玩笑,一定要找專業高空作業的師傅幫忙清潔。
一層樓高的平頂陽光房,可以穿上防滑鞋套,爬上去清潔;如果是有傾斜角度的陽光房,只能配個高壓水槍勉強沖洗,別無他法。
目前被詬病最多的這些問題中,一部分可以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案,比如針對溫度控制、紫外線曬黑和清潔問題。
1、加設備控溫
冬天溫度低,給陽光房內裝上暖氣或者空調,儘管耗能很大,但是體感溫度上來了,舒適度大大提升,也能把陽光房真正利用起來。
夏天陽光直射太熱,可以在裝上可以自動控制的遮陽簾,而且屋頂的玻璃千萬別用白玻,雖然看著透亮,但是它既不遮陽也不可熱。
選用中空路易玻璃或者是鍍膜隔熱玻璃,後期再加隔熱膜或者遮陽網,可以提高隔熱效能70%以上,打開空調降溫也不費勁。
2、加隔絕紫外線的防護膜
陽光房的屋頂可以貼上隔絕紫外線的防護膜,減少紫外線對人體皮膚,室內傢俱的損害,同時還有隔熱的效果。
防護膜有不同的深淺顏色,深色膜一定程度阻擋外界的視線,提高室內隱私性,更有安全感。
3、安裝陽光房玻璃清洗器
除了請專業的清潔陽光房頂的高空作業工人,還有一種方案,即安裝自動玻璃清洗器。
這種智慧清洗設備,需要提前預留水電。裝好之後,只需要輕輕一按清潔按鈕,能自動出水噴灑在屋頂,同時設備用刷臂把污垢清潔乾淨,不需要人冒著危險爬上屋頂打理。
儘管通過這些方案,可以規避掉陽光房的一部分缺點,但雨天噪音大、造價過高、容易漏水、利用率不高等等問題依舊無法解決。
而且,如果把陽光房建在屋子南面,還會影響室內的採光,有一種得不償失的感覺。
綜合陽光房的優缺點,再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慎重考慮,相信你會更清晰得認識到, 你是不是真的需要一個陽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