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區大王莊小學開展數學研討課活動
更新于:2025-03-26 05:48:04

大象新聞記者龔豐碩 通訊員連婕妤圖文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提高數學教學品質,構建高效課堂,3月11日——3月21日,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大王莊小學數學組教師在教導處的組織下進行了研討課活動。

一年級連婕妤老師執教的《擺一擺 想一想》通過擺圓片、畫數位表等操作活動,將抽象的數位概念具象化,幫助學生理解“十位”“個位”的意義及數的組成規律。學生通過移動圓片的位置,直觀感受“不同數位數值不同”的數學本質。

二年級李冉老師執教《混合運算》時,將混合運算融入實際場景中,引導學生從分步列式過渡到綜合算式,直觀感受運算順序的必要性。通過設計“錯例辨析”引導學生自主發現錯誤,提升思辨能力。

趙倩老師執教三年級《用估算解決問題》時,通過創設生活化問題情境,例如“鳳梨裝箱”“秋遊採購”等任務,引導學生主動比較“精算”與“估算”的適用場景,避免機械套用規則,強化“估算為決策服務”的思維。

在四年級《小數的意義》的課堂上,朱雲老師通過測量繩子、購物價格等真實情境,將抽象的小數與生活度量緊密結合,引導學生體會小數在精確表達中的作用,啟動已有知識經驗。學生通過米尺和百格圖的直觀操作,感知“0.1米”和“0.01米”的實際意義,實現從具象到抽象的過渡。

五年級王旭東老師執教《認識正方體》時,通過實物模型和動態展開圖演示,引導學生觸摸稜、頂點、面,直觀感知正方體“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的特徵。採用對比教學法,通過表格對比面、棱、頂點的數量及形狀差異,突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通過對比式探究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幾何概念體系。

在六年級《圓柱的表面積》的課堂上,李航老師用剪刀沿高剪開圓柱側面,直觀呈現“長方形/正方形”的展開過程,將抽象的側面積轉化為可觀察的長方形面積計算,幫助學生建立“曲面→平面”的轉化思維,引導學生發現“側面積=底面周長×高”的數學本質,有效化解空間想像難點。

 

評課環節,各位數學教師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圍繞教學設計、課堂組織、學生活動、教學效果、滲透學科核心素養等方面進行了精彩的點評。大家充分肯定了授課教師的辛勤付出,同時也提出一些較為中肯的建議。教導主任侯軍萍對研討課活動進行總結,她指出,研討課活動的開展有助於教師夯實教學基本功,提高課堂教學能力,希望全體教師繼續紮實開展教研活動,提升自身教育教學能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學生在成長,教師更要成長。此次數學教師研討課活動不僅展示了教師們的教學風采和專業技能,更為大家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共同提升的平台。管城回族區大王莊小學全體教師將繼續打造精彩高效課堂,為孩子們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快樂成長,綻放屬於自己的光采!

鄲城:邂逅自然與城
鄲城:邂逅自然與城
2025-03-26 00: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