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一天撥打上千個電話,這些“小號”來電慎接
更新于:2025-03-26 05:20:11

  如今,互聯網上出現了很多所謂“外呼”業務的廣告,這些外呼公司的核心業務,就是説明商家向手機使用者撥打自己的營銷電話,市場上俗稱“電銷”。這些外呼公司打著“高效觸達使用者”“精準拓客”等旗號,招攬生意,甚至還宣稱可以通過AI智慧機器人撥打營銷電話。

  根據這些“外呼”網站上的聯繫方式,記者前往多地進行調查。

  智能機器人一天撥打上千個電話

  工作效率遠超人工客服

  在一家名為智優擎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里,記者看到,這是一家從事外呼業務好幾年的企業。該公司對外宣稱曾服務過的企業有5000多家,已經是市場上外呼智慧機器人技術上的第一梯隊,一個月要簽幾十家公司。

  該公司的田經理介紹,目前他們公司主要承接的業務涉及教育培訓、健康醫療、建築施工、金融貸款等行業。在記者的要求下,田經理打開了一套正在給客戶測試運行中的系統後台,現場展示了他們的技術。

  在田經理的操作下,這家口腔醫院的智慧機器人的話術呈現在電腦螢幕上,記者看到,智能機器人的每句話都設有相應的觸發關鍵詞,一旦接電話的消費者說了相關的語句,智慧機器人會根據關鍵詞轉到對應的回復內容。

  幾個回合下來,電腦系統就能根據消費者的回答內容,一步步判斷出接聽電話的消費者是否屬於意向客戶。

  按照廣告宣傳的資料,記者走訪了多家外呼公司,目前,一台外呼智能機器人一年的使用成本在一萬元左右,平均每天可以撥打上千個電銷電話,工作效率遠超人工客服。

  外呼公司如何逃避封號和處罰?

  “我們跟運營商關係還是比較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條明確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電話、短信、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所以,無論是外呼智能機器人,還是真實的電話營銷人員,不經消費者同意撥打這類營銷電話,都屬於違法行為,主管部門都會進行封號和處罰。那麼,這些外呼公司又是如何確保通過智慧機器人進行海量外呼的同時,逃避封號和處罰呢?

  記者瞭解到,撥打電話的線路分為實商和虛商兩大類:

  移動、聯通、電信這類傳統電信運營商被稱為實商,旗下的手機號碼一般來說服務於普通消費者,被稱為“大號”;

  還有一種虛擬運營商,業內統稱為虛商,虛擬運營商同樣發售11位的手機號碼,大部分都是17或是16等數字開頭,業內被稱為“小號”。

  記者在多家外呼公司瞭解到,這些從事外呼業務的公司,都是從虛擬運營商購買的“小號”,這些號碼沒有實體手機卡,也不需要進行實名認證。

  這些電銷公司還會使用特殊的軟體,在使用“小號”做電銷時隱藏真實號碼和位址,系統會根據被叫號碼屬地自動匹配當地的號碼,以此騙取被呼叫手機使用者接聽電話。這種技術被業內稱為“打顯”。

  但記者在調查中也看到了更另類的現象,一些虛擬運營商的“小號”是有實體卡的,同樣可以在電銷中實現“打顯”功能。

  在一家名為合眾易聯科技有限公司里,劉經理就給記者展示了一種外呼專用設備。外觀跟普通電話機沒有太大區別,但可以插進5張手機卡,用數據線連接電腦後實現“打顯”功能,撥打營銷電話。

  外呼公司的工作人員承認,在為使用者提供電話銷售服務的過程中,他們經常會遇到消費者的投訴,但他們對此並不擔心。“其實我們跟運營商關係還是比較好,不是很大的投訴我們都能去申訴,內部處理掉。”

  雖然這些外呼公司對外都在吹噓自己的實力和所謂的關係,但公司的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對個別投訴,無非就是罰點錢的事情,即使封號他們也能隨時更換線路或是號卡,對於電銷的運營不會產生影響。

  看似有著嚴格監管的電話銷售行業,在採訪中卻被外呼公司利用各種手段一一化解。利用獲客軟體偷取消費者電話號碼,虛擬運營商有大量的“小號”,再加上外呼智慧機器人所謂的科技加持,市場上外呼公司的電話銷售產業鏈條,就這樣快速形成。

  綜合央視財經

來源:山東省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