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等車內異味嚴重,是讓不少乘客詬病的問題。儘管租車公司採取了一些舉措,但由於一些網約車司機為了節省時間和租房費用等,選擇吃住在車內,難以從根子上解決異味的來源。
“我們的社會群體正在細化分化,對這些年出現的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電商從業人員等,在管理服務上要跟上,填補好這個空白。要既有管理,又有服務。”今天,記者從浦東川沙新鎮瞭解到,近期浦東首個集充電、就餐、住宿為一體的超充站“綜合體”落戶川沙,受到司機的歡迎。
24小時“司機食堂”
近日,記者來到超充站,只見網站繁忙,不時有車輛進進出出。這裡原來是閑置多年的川沙客運中心,近期,一座現代化的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初步建成。這個服務區佔地面積11畝,使用面積約7畝,光伏覆蓋面積達4000平方米。“目前,場站配備154把快充槍,二期工程完成後將增至220把,並設有先進的液冷超充設備,為新能源車輛提供高效、便捷的充電服務。”該服務站負責人曹慶華告訴記者。
和普通充電站不同,這裡還配備了24小時“司機食堂”。記者看到,食堂速食非為A套餐、B套餐和夜間套餐。A套餐16元,包括一大葷、一小葷、兩素菜;B套餐13元,包括一大葷、兩素菜;夜間套餐4元,包括粥、雞蛋、饅頭;此外还有包括玉米、包子、水餃、麵條之類等在內的夜宵。中午時分,食堂里漸漸排起長龍。食堂米飯不限量,在一些司機的飯盆裡,米飯堆起成了一座“小山”;司機們三三兩兩,挑選好餐食就坐,享用熱騰騰的飯菜。餐廳內還提供了免費飲水設施等。
有了臨時溫暖的“家”
“司機之家”,不僅暖了司機們的“胃”,還讓他們有了臨時溫暖的“家”。
陳春雷,來自江蘇常州,半年多前從老家來到上海開專車。中午時分,睡眼惺忪的他來食堂簡單就餐。“我每天下午5時出車,開到第二天淩晨5時。這裡離機場、迪士尼近,容易搶到單子,經常還有去虹橋機場的‘長單’,晚上不堵車。吃點苦,但能掙到錢,每個月能掙1萬多,挺開心的。”
更讓陳春雷開心的是,意外在這裡挖到了“司機之家”的“寶”。“去年我剛來上海的,在川沙租了一套農宅,一間住4個人,每個月也要1500元左右。後來這裡開出來,只要充電滿一定量就可以送一間4人間的床位,免費的,實惠又方便。”每天,陳春雷出車回來,不需要專門去找充電站,而是把車鑰匙交給充電站管理員,車輛充好電管理員會把車挪開。自己可以直接去食堂吃飯,住宿的房間就在樓上,還有公共浴室、共用洗衣機、曬台等。“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基本需求都滿足了。”每個週末,陳春雷都會開車回家,路上接個順風車的單子,回家和妻子、2個兒子團圓。假期時候,孩子們還會來迪士尼玩,一家人其樂融融。
“隨著新能源車的增加,網約車司機充電的需求越來越大,新聞里也一直播出為新就業群體提供暖心服務的各種舉措。作為民營企業,我們也希望能經營的同時,為這個群體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曹慶華表示,川沙超充服務區特別打造了“司機之家”綜合服務區,就是希望為新能源計程車、網約車、私家車及公交司機等提供全方位的便利設施與舒適環境。讓他們辛苦了一天回來可以在這裡緩解疲勞、享受片刻放鬆,尤其是解決吃、住、充電等剛性需求。目前20餘間房間基本“滿房”,受到司機們的“熱捧”。
據瞭解,目前超充站正在不斷擴展服務專案,包括汽車美容、自動洗車機、便利店等,努力滿足司機的多樣化需求。社會各界也給予了“超充站”越來越多的關注。據悉,目前川沙新鎮等相關部門組織志願者等,到超充站為司機們提供理髮、法律諮詢等服務,讓他們感受到“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溫暖。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