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李書恆 通訊員 徐淑敏/文圖
日前,鄭州市二七區建新街小學順利開展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教育強省專案立項課題《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相融合應用模式的研究》開題報告會。活動在學校二樓小會議室舉行,業務副校長宗曉麟、學校課題負責領導周睿主任及全體課題組成員、學校各級骨幹教師共同參會。此次會議旨在通過科學論證推動課題研究落地,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創新融合路徑,為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提供實踐參考。
報告會由課題主持人丁琳老師全程主持。活動伊始,丁琳老師系統介紹了課題的研究背景、意義及流程。她指出,當前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呈現多樣化、低齡化趨勢,而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教育重要載體,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既能拓展心育實施場景,又能深化實踐活動的育人內涵,是落實“五育融合”理念的創新嘗試。
隨後,學校業務副校長宗曉麟代表學校致辭。她強調,二七區建新街小學始終秉持“行知教育”的教育理念,此次課題研究是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宗曉麟從政策導向、教育實踐需求、學生發展痛點等方面闡釋了課題價值,並承諾學校將從資源保障、團隊協作、成果轉化等維度全力支持課題實施。在課題論證環節,丁琳老師詳細解讀了研究框架:目標上聚焦“學科融合機制構建”,內容上圍繞“學生日常生活狀態分析”“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學業發展心理支援”“實踐活動課程開發”等板塊展開,通過行動研究探索可推廣的應用模式。
參會領導和教師圍繞課題展開深度研討。周睿主任肯定了課題的實踐價值,提醒大家在實施中注重“家校社協同機制”建設;董倩倩副主任提出結合學校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建立心育主題實踐活動體系的思路。劉媛媛等課題組成員就“如何捕捉學生真實心理需求”“活動課程分層設計”等具體問題展開頭腦風暴。
丁琳老師在總結中表示,課題組將充分整合大家建議與討論,以“解決真問題、開展真研究、產出真成果”為導向,構建具有行知教育特色的心育實踐融合模式,讓課題研究真正成為助力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養成的助推器。
春潮拍岸千帆競,正是揚帆破浪時。作為河南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的二七區建新街小學,此次省級課題的開題,標誌著學校在教育科研領域又邁出了重要一步。課題研究不僅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平臺,更將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從“補救性干預”向“發展性預防”的轉型升級。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心育+”融合探索,引領“每一個”在豐富的實踐體驗中收穫心靈成長的力量,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書寫生動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