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產品後端策略,作為產品經理能否清楚?
更新于:2025-03-26 05:00:39

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後端策略的制定對於產品經理而言至關重要,它不僅影響產品的整體架構,還決定了產品的功能實現和用戶體驗。本文將深入探討後端策略在產品設計中的重要性,以及產品經理如何通過理解信息結構、流程、狀態和策略這四個關鍵部分,來構建清晰的後端產品設計思路。

“Price is what you pay. Value is what you get.‍價格是你支付的,價值是你得到的。”

——Warren Buffett

沃倫·巴菲特

終於講到了後端產品設計的尾聲了。

後端產品設計分為四個部分,也就是信息結構、流程、狀態、策略,今天我們講策略。

初入門的產品經理們,把這四部分結合起來一起思考,會收益頗多。

今天內容不多,我會根據後續的反饋,不斷打磨這章節內容。

01 什麼叫策略?後端已知內容的補集

策略這個概念,有點像一個分類學垃圾桶。

這是一個分類學術語,用於描述一些物種或群體,它們在分類系統中沒有清晰的歸屬,因此被暫時歸類到一個廣義的類群中。

舉兩個例子:

  1. 比如說“尋釁滋事罪”,在法學實踐中就有些這個意思,大家都明白。
  2. 比如說“多齒目”,在古生物學中,就曾把多個無法歸類的古生物化石放到了這個類目中。

這也就是說明,策略在後端產品設計中,某種意義上可以等於“其他”。

產品經理在面對需求,凝結成PRD(產品需求文件)的時候,後端的相關策略可以按照一定“範式”框架下,歸納凝結成信息結構、流程、狀態

但仍有一些不屬於前端的,部分就可以歸結為策略

那麼問題就變成了,產品經理該如何理解,哪些應該被歸為策略呢?

我們接下來就講講這個問題。

02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氣

這句話來自易經,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哲學問題。

能夠被歸為後端策略的,一定是會在整個產品體系中具備有抽象意義、全域意義的,而不是解決前端頁面上的某個具體問題。

這麼講其實還是很難懂,我們可以通過幾個例子來弄清楚:

  1. 審核問題:使用者所有發佈的內容都要經過系統審核和人工審核兩個流程;
  2. 上傳問題:使用者所上傳的所有圖片,都要經過壓縮處理,保留原始圖片,並在前端展示壓縮處理后的圖片,以保證使用者的訪問速度;
  3. 驗證問題:用戶在註冊的時候,驗證碼是需要取用某第三方服務的,但如果在訪問失敗的情況下,需要去調備用的另外一個第三方的介面服務;
  4. 消息問題:針對使用者在站內的活動,比如關注、被關注、審核動態、活動資訊,懲戒資訊等,有一整套消息提醒策略來進行互動;
  5. 資料問題:使用者如果填寫了性別,就會在頭像旁邊展示一個性別符號;如果用戶沒有填寫性別就不展示,但使用者看到主頁時,會引導使用者去完善資訊。

好的,一個個來說。

第一個:審核問題

問題:使用者所有發佈的內容都要經過系統審核和人工審核兩個流程。

用戶發佈的所有內容如果都需要經過審核,那麼這肯定不僅僅是某一個前端某一條欄位,而是一整套全域策略。

至於為什麼這麼做,從現實業務出發,那麼策略的出發點肯定就是資訊安全。

使用者有可能發佈哪些資訊?

  1. 頭像、昵稱、簽名等這樣的用戶資訊;
  2. UGC內容等這樣的社區資訊;
  3. 和其他用戶進行評論等互動資訊。

在中大型互聯網產品中,針對審核問題,其實已經可以打造一個獨立的產品了。

但如果是剛起步的創業團隊產品,可以規定一個通用策略,那麼這個也自然就是後端策略。

但要注意,在這個例子中是需要前端產品來配合的,在這個前端並非是使用者端,而是管理員後台的管理端。

第二個:上傳問題

問題:使用者所上傳的所有圖片,都要經過壓縮處理,保留原始圖片,並在前端展示壓縮處理后的圖片,以保證使用者的訪問速度。

這個例子和和第一個非常類似。

刨除中大型互聯網產品,對於剛起步的創業團隊產品來說,這當然也是一個通用策略,所以他也是一個後端策略。

第三個:驗證問題

問題:用戶在註冊的時候,驗證碼是需要取用某第三方服務的,但如果在訪問失敗的情況下,需要去調備用的另外一個第三方的介面服務。

這個是嗎?

從之前的例子來看就可以得到結論,肯定不是。

因為這個策略只和註冊前端頁面相關,所以對產品經理來說,這隻是相關前端PRD裡的一部分。

當然技術開發上需要調配介面,但這一點從產品邏輯上無關。

第四個:消息問題

問題:針對使用者在站內的活動,比如關注、被關注、審核動態、活動資訊,懲戒資訊等,有一整套消息提醒策略來進行互動。

這個問題就比較特別了。

無論是中大型互聯網產品,還是剛起步的創業團隊產品,這個需求從誕生到實現,其實就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複雜性,其實應該是一個相對獨立,且包含前後端產品策略的產品模組。

在後端根據產品策略,形成相應的消息通知后,又會在前端有相應的產品形態來和用戶互動。

所以在這個例子中,這個需求需要包含後端、前端的產品設計。

第五個:資料問題

問題:使用者如果填寫了性別,就會在頭像旁邊展示一個性別符號;如果用戶沒有填寫性別就不展示,但使用者看到主頁時,會引導使用者去完善資訊。

看到這裏其實就應該明白,這個需求也是一個純粹的前端策略。

除了少數的如交友類產品之外,大多數產品在性別上的展示也只在主頁,所以不管這個需求的出發點是如何,也只是在某個頁面某個元素上的策略。

03 做一點小小的總結

產品經理在產品設計中有一個重要的能力:

如何從這個具象的、複雜的現實世界,以及從現實世界中所提出的需求,從中進行翻譯和處理。

產品經理需要理性和感性共舞。

感性的部分,自然就是從使用者的角度去感受、去理解、去使用產品,以及對業務和產品的熱愛。

理性的部分,就是需要形成純理性的、結構化的思維能力,而產品的後端設計恰恰就是這一思維的體現。

我會在後續給出PRD的建立模版,便於大家能夠理解前後端產品設計的差異,並能夠加以運用。

……

本文由 @覓雲人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定。

B端交互遊戲化
B端交互遊戲化
2025-03-28 11: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