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六十歲月悠,往事如煙夢未休。名利富貴皆已遠,心向平淡樂無憂。
人這一輩子,說來很長,實際很短,滿滿當當不過3萬來天。
一個人,從啼哭來世,歷經少年的懵懂,青春的激昂、中年的拼搏,然後邁入60歲的門檻,生活就進入了另一個篇章。
此時,放下過往的萬丈雄心,俗世紛擾,回歸簡單的生活。
我覺得,有一方屬於自己的菜園,種種菜,帶帶孩子,過好自己,就是最舒服的生活。
相比於年輕人,適合老年人的愛好並不多。
很多人會說不是有廣場舞嗎?
其實,在真實的生活中,愛跳廣場舞的老人並不多,只是因為喜歡跳的那一部分人,總在人們眼前晃而造成了錯覺。
大部分的老人還是喜歡安靜,喜歡平淡,不喜歡拋頭露面。
而種菜才是最適合老年人的愛好,沒有之一。
雖然很多老人因為各種原因求而不得,但絲毫不影響他們心中對種菜的滿心嚮往。
在自己的小院裡,或是一方小小的菜園中,每天沐著晨露而出,翻翻土、播播種子、拔拔草、捉捉蟲……披霞而歸,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
哪怕什麼都不做,就漫步徜徉於菜畦之間,看種子破土而出、葉片舒展、藤蔓滿架、春華秋實……一天的時光就在迷戀中悄然流逝。
種菜的過程,更是修鍊內心的過程,是一種最適合老人修行的方式。
澆水、施肥、除草、整枝打葉……發芽的喜悅,病蟲害的侵襲,收穫的滿足,種菜的每一個瞬間,無不在時時磨鍊著我們的心境,既活動了身體,又愉悅了心情。
喜歡種菜的老人,大多心如止水,與世無爭,與人和諧。
六十陽春豈等閒,幾多辛苦化甘甜。曾經滄海橫流渡,亦賴家庭內助賢。
人之所以稱為人,是因為有著七情六慾。而一個正常人,生活從來不只有自己,還有家人。
年輕時,為了生活,面對各種羈絆,很少有時間來陪伴父母、伴侶、孩子。
而人到60,再也不需要為了生活去迎來送往,勞碌奔波,一切無效的社交都可斷絕。
此時,有大把的時間用來陪伴家人。
陪身邊一直守望相助的愛人,做已成年孩子的港灣,帶帶未成年的孫子,如果父母有幸還在,還能膝下盡孝。
忠誠敬老相牽掛,關愛頑童互顧頻。盡力盡心扶後輩,人生之樂話天倫。
人到60,大部分人都為國家、為社會、為老闆、為家人、為孩子……忙活了一輩子,是時候為自己而活了。
60歲之後,過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此時不用再去攀比財富與地位,不用再為瑣事煩惱焦慮。
60歲之後,要更多的關注自己的內心需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行己所能行,為己所欲為。
可以是在午後的陽光下靜靜地讀一本書,也可以是和三五老友相聚,聊聊過去的時光,更可以是躬耕田園,把酒話桑麻……
人啊,到了60歲,再回頭看,就會發現,哪裡會有最好的生活,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最舒服的生活。
而我覺得,最適合自己最舒服的生活,無非就是種種菜,養養雞,陪陪家人,過好自己。
那麼你呢?最適合自己的舒服生活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