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於樂文化之旅!2025煙台市少年兒童非遺體驗活動首站開啟
更新于:2025-03-26 03:45:56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杜曉丹 通訊員 旅宣

3月22日,由煙台市文化和旅遊局、煙台市婦女聯合會主辦,煙台市文化館、煙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2025煙台市少年兒童非遺體驗系列活動第1期,在所城裡街區歡樂開場,為廣大少年兒童開啟了一場精彩紛呈的非遺研學之旅。

活動當日,參與活動的少年兒童沿著探館觀摩路線,依次參觀了傳統盤扣、膠東手作香、煙台剪紙、萊州毛筆、漆器等非遺代表性專案,深入學習它們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及製作工藝。

在傳統盤扣研學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向孩子們詳細介紹,傳統盤扣作為中國古代服飾的重要裝飾部件,歷經歲月沉澱,已從單純的實用扣結演變為精美的藝術形式。一件件精美的盤扣作品,讓孩子們愛不釋手。

走進漆器工坊,孩子們在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引導下,深入了解漆器文化,對漆器的歷史、製作工藝、藝術特點留下深刻印象。漆器是中國傳統工藝的瑰寶,以天然大漆為主要原料,髹塗於木、竹、陶等胎體上,經反覆髹漆、打磨、裝飾等工序製成,既實用又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廣泛應用於生活器具、工藝品等領域。

來到萊州毛筆展館,孩子們瞭解到萊州毛筆的起源、發展、文化意義、製作工序及特色。通過現場觀摩,孩子們領悟到書法文化與毛筆製作工藝的緊密聯繫,感受了中華文字書寫藝術的獨特魅力。

步入膠東手作香研學點,傳承人一邊導覽,一邊講解道,膠東手作香融合了膠東地區民俗文化與中醫養生知識,經特殊調配的香料製成的香包,有著各自不同的功效。孩子們聽得認真,還時不時拿起一旁陳列的香包,放在鼻尖輕輕嗅聞,感受著不同香包散發的獨特氣息。

在煙台剪紙研學點,孩子們欣賞精美的剪紙作品,瞭解剪紙在不同地區、不同場合的應用,並在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指導下,拿起剪刀認真學習剪紙技藝。“我最喜歡剪紙,春天到了,我剪了一隻蝴蝶,這次活動太好玩啦!”來自新海陽小學的王紫雨說。

活動專門為孩子們設計製作了非遺傳承護照,設置16項非遺代表性專案打卡處。參加首期研學的孩子在每個體驗專案進行了打卡蓋章,記錄參與每一項活動的足跡,留下珍貴的回憶和紀念。

2025煙台市少年兒童非遺體驗系列活動依託所城裡歷史街區的16項非遺技藝,精心策劃了50期不同主題的研學活動,通過現場觀摩、實踐操作、互動交流等多元形式,讓非遺成為所城裡的文化標識,助力少年兒童全方位、深層次認知傳統文化。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不僅將持續推動非遺薪火相傳,還能有效輻射周邊社區,激發社區居民參與非遺傳承的熱情,讓非遺在社區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