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遊客從民警手中接過遺失的手機,發了730個字的感謝“長信”
更新于:2025-03-26 03:18:43

揚子晚報網3月22日訊(通訊員 丁子鳳 記者 陳詠)記者22日從揚州景區公安分局瞭解到一則暖新聞,該局運河三灣派出所接連收到來自內蒙古和廣東的錦旗,這兩面跋山涉水送達的錦旗雖相距千里,內容卻一致——點讚民輔警幫助遊客找回遺失手機。

據瞭解,18日晚8時許,運河三灣派出所接到深圳遊客余女士報警求助。余女士一行遊覽大運河博物館時,將手機遺落在試乘的新能源汽車內,因車輛懸掛臨時號牌,無法聯繫車主。接警後,民輔警通過多方走訪核查,與車主取得聯繫並取回手機。當余女士從民警手中接過失而復得的手機時,連聲稱讚。不僅如此,余女士還手打了730字的感謝長信。“從報警到找回僅用半天時間,他們反覆溝通、克服困難的工作作風,讓我真切感受到揚州公安的責任擔當。”感謝信中,余女士寫道。

感謝“長信”

無獨有偶,內蒙古遊客魯女士前段時間也被丟失手機困擾。“我把手機落在計程車上了,進大運河博物館參觀時才發現不見了。”魯女士首先聯繫了司機,但司機當時正處於接單高峰期,雙方溝通不太愉快,司機後來索性不接魯女士電話了。見狀,魯女士報了警。民警給遺失手機撥打電話,並編輯發送歸還簡訊,但並無回應。民警根據計程車車牌號與運營公司取得司機聯繫方式,告知他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考慮到司機需要運營,協調他將手機送至附近的派出所,最終魯女士成功將遺失手機取回。魯女士對民輔警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給予高度評價,特地寄來一面寫有“盡職盡責熱情為民,失而復得溫暖我心”的錦旗。

敬贈錦旗

據悉,今年以來,運河三灣派出所已累計找回走失人員23人,回應群眾求助860餘起,找回各類物品270餘起。警方提示,財物遺失請第一時間報警備案,切勿輕信“付費定位追蹤”等網路服務,警惕借尋物之名索要定金、保證金的詐騙話術。若有“好心人”聯繫歸還,請選擇派出所等公共場所交接,現場核驗身份及物品資訊。銀行卡、身份證等證件丟失後請及時聯繫銀行、政務平臺掛失。在社交媒體發佈尋物啟事時,要隱去敏感資訊,避免暴露隱私,被不法分子利用。

校對 郭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