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在智利北部建造的歐洲極大望遠鏡(ELT)將比之前的任何地面望遠鏡都能讓我們更好地觀察銀河系。很難誇大它將帶來多大的變革。ELT的主反射鏡陣列的有效直徑將達到39米。它將比以前的望遠鏡收集更多的光,比哈勃太空望遠鏡清晰16倍。正如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的那樣,它計劃於2028年上線,結果可能會在一夜之間開始大量湧現。
ELT最強大的功能之一將是從系外行星的大氣中捕捉微弱的大氣光譜。這通常是當行星從我們的有利位置經過它的恆星前面時進行的。一小部分星光穿過行星的大氣層到達地球,通過分析吸收光譜,我們可以確定行星大氣中包含的分子,如水、二氧化碳和氧氣。例如,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已經收集了幾顆系外行星大氣的數據。
但有時我們能收集到的過境數據是不確定的。例如,當JWST在TRAPPIST-1系統的行星上尋找大氣層時,似乎行星b和c是沒有空氣的,但數據還不足以排除大氣層的存在。可能有稀薄的大氣層,光譜線太暗,以至於JWST無法觀測到。ELT更高的敏感性應該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更令人興奮的是,ELT不僅可以收集凌日系外行星的光譜,還可以通過反射的星光收集非凌日系外行星的光譜。為了確定ELT到底有多強大,這項新研究類比了幾種情況的結果。他們把重點放在圍繞紅矮星附近運行的行星上,因為這是最常見的系外行星類型,並研究了四個測試案例:一個富含水和光合植物的非工業地球,一個生命剛剛開始蓬勃發展的早期太古宙地球,一個類似地球的世界,海洋已經蒸發,類似於火星或金星,以及一個有生命的前地球,但沒有生命。為了進行比較,研究小組還考慮了海王星大小的行星,它們的大氣層應該要厚得多。
這個想法是為了看看ELT是否能區分不同的類地世界,更重要的是,這些數據是否會讓我們產生假陽性或假陰性。也就是說,是一個沒有生命的世界看起來有生命,還是一個有生命的世界看起來荒蕪。根據他們的類比,作者發現我們應該能夠對附近的恆星系統做出清晰而準確的區分。對於最近的恆星比鄰星,我們只需要觀察10個小時就能在類地行星上發現生命。對於海王星大小的世界,ELT可以在大約一小時內捕獲行星光譜。
因此,如果附近的恆星系統中存在生命,ELT應該能夠探測到它。也許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問題的答案可以在短短幾年內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