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打更人》根據賣報小郎君同名網路小說改編,講述了現代打工人楊淩穿越成大奉王朝打更人銅鑼許七安,憑現代知識與推理破奇案成斷案高手,在玄幻且複雜的大奉世界,他與夥伴們對抗暗黑勢力,守護大奉安定的故事。
請注意,打更人是隸屬大奉皇室的情報組織,類似於《慶餘年》中的鑒察院,而不是古代敲鑼或敲竹梆子報時的更夫。
打更人除了搜集情報外,還負責監察百官,是懸在大奉官員頭上的利劍。
在打更人組織中,最底層的是白役,白役沒有正式編製,類似於輔警。白役之上由低到高分別是銅鑼、銀鑼和金鑼。
打更人組織的最高頭頭,是魏公魏淵。
大奉除了打更人組織外,還有司天監。司天監由初代監正建立,總部位於大奉京城最高建築觀星樓。司天監是術士們的大本營,他們依附於大奉朝廷,但不干涉朝政,到了當代監正時,監正已經成了大奉的守護神。
《大奉打更人》中,有儒、有道、有佛、有妖,各方勢力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
在劇中,儒指的是雲鹿書院。雲鹿書院是儒聖大弟子亞聖開創的學府,為世間儒家正統,書院位於大奉京城郊外的清雲山。
至於道家,在《大奉打更人》中,主要是指道門三宗,分別是天宗、人宗和地宗。天宗修煉天人合一,地宗修煉厚德載物,人宗試圖煉化七情六慾。
在這三宗中,天人兩宗勢同水火,每隔60年(一甲子)就舉行一次天人之爭。至於地宗,則超然於天人兩宗的紛爭之外,行事清靜寡淡。
後來,地宗道首金蓮道長沖關失敗,地宗分裂為天地會(劇中改為天諦會)和地宗。天諦會的目的就是要消滅金蓮道長的邪惡分身黑蓮。
天諦會一共有9大成員,背景很複雜,大奉皇室和其他派別都有人參與進來。天諦會1號是大奉長公主懷慶,2號是天宗聖女李妙真,3號是京城快手許七安,4號是人宗劍客楚元縝,5號是蠱族少女麗娜,6號是佛門弟子恒遠,7號是天宗聖子李靈素,8號是佛門修羅金剛阿蘇羅,9號就是原地宗道首金蓮道長。
在《大奉打更人》中,儒家和道家是各自獨立修行和獨立發展的,但也存在著一些互動和交集,主人公許七安就能夠在儒家和道家中游刃有餘,兼採兩家之長。
除了儒、道兩家,《大奉打更人》中的佛門,也就是西域佛國,是一股非常大的勢力。佛陀本來是道家人宗分身所化,但第二次大劫來臨前後,佛陀一心全力同化大奉,直到在渡劫之戰中,佛陀被許七安斬殺,佛門分裂為止。
除了儒、道、佛三大勢力,《大奉打更人》中還有東北三國、妖族、蠱族和海外神魔後裔。
東北三國是指信奉巫神教的靖、康、炎三國,三國後來被許七安所滅。
《大奉打更人》中的妖族自古以來就存在,並且與人族相互獵殺,相互吞食。不過,妖族也不是鐵板一塊,妖族分為兩大陣營,分別是西北方的妖族諸部和南疆的萬妖國。
萬妖國一開始被佛陀帶領西域諸國蕩平消滅,後來在許七安説明下復國後,和大奉結為同盟。
西北妖族又分為妖蠻兩部分,由於物質匱乏,妖蠻兩族長期襲擾劫掠大奉北境。後來迫於巫神教的壓力,妖蠻兩族和大奉結盟。後來,隨著巫神教巫神的復甦,妖蠻兩族灰飛煙滅,剩餘的部分,進了楚州,成了大奉的一部分。
和佛陀一樣,南疆蠱族也一心要同化中原大奉。渡劫之戰後,蠱族整體加入大奉。
至於海外神魔,他們以部落的形勢分佈在海外各個島嶼上,並且彼此之間經常發生戰爭。
大劫降臨後,許七安和九尾天狐將他們大規模遷徙至內陸,看管了起來。
除了以上勢力外,《大奉打更人》中最重要的勢力,就是大奉皇室。
大奉元景帝,年青時積極有為,到了晚年,卻沉湎於修鍊長生之術,導致朝政荒廢,大奉國力日漸衰落。
後來,元景帝被前貞德帝附體奪舍后,更加變本加厲,直到被許七安斬殺。
元景帝之後是永興帝,大奉原正統後裔發動雲州叛亂後,永興帝因膽小怯戰,許七安聯合懷慶長公主發動宮變,懷慶長公主登位,永興帝被囚禁。
有一點請注意,許七安也是大奉正統的後裔!
大奉皇室中,還有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鎮北王。鎮北王血屠三千里事件曝光後,被許七安斬殺。
大奉皇室中,最重要的人物,也就是臨安公主,是《大奉打更人》中的女一號,劇中由田曦薇飾演。
臨安公主天真任性,嬌蠻可愛,雖然出身皇室,卻依舊保持著天真爛漫的性情。臨安公主雖然始終和懷慶公主叫勁,但是卻從來沒有培養自己的勢力。臨安,後來成了許七安的正妻。
在《大奉打更人》小說原著中,許七安一共有8個女人。但是,到了劇中,也就只能有臨安公主一個人了。
《大奉打更人》各方勢力的矛盾中,儒家與佛門之間最為激烈。因為,儒家認為,佛門的擴張,已經嚴重影響了人族的氣運,儒家滅佛,肇因於此。
還有,許七安在大奉的一切作為,創建的一切功業,都是按照橫渠四句去做的。那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楊凌剛剛穿越成許七安時,許七安只不過是大奉京兆府下轄長樂縣衙的快手。許七安後來的不斷逆襲,不就是最好的職場教科書嗎。
用橫渠四句確定自己的志向,用志向凝聚起大奉的氣運,在危急時刻果斷出手,一路走來,一路峰迴路轉,這就是許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