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天培
1通,2通,3通……短短5分鐘,民警連打14通電話,終於保住了2.8萬余元。
不久前的一天中午,浙江寧波鎮海區九龍湖派出所接到緊急預警:市民劉女士正與騙子通話,“請趕快聯繫上受害人!”
反詐輔警王金娜接到指令,迅速撥打劉女士電話。“嘟嘟嘟……嘟嘟嘟……”電話那頭卻始終是忙音。王金娜心急如焚:“再晚一點,劉女士就要‘中招’了。”想到這裡,王金娜不停地再次撥號,終於在撥打第十四通電話時,聯繫上了劉女士,“您現在正在遭遇電信網路詐騙,請立刻停止手上的操作!”
隨後,王金娜和社區民警立刻上門勸阻。經現場核實,民警發現劉女士的手機中竟然有好多條“00”開頭的境外電話通話記錄,並下載了一款名為“某音會議”的APP。
劉女士一五一十地向民警講述了自己的驚險經歷……就在不久前,她接到了一通電話,對方稱自己是“某音客服”,說劉女士無意間開通的“百萬保險”即將自動扣費,但只要支付2000元,便可在後台為其取消。為了“及時止損”,劉女士按對方要求下載了“某音會議”APP,並開啟了“共用螢幕”與騙子進行溝通。正當劉女士在“客服”的提示下,將名下的銀行卡號、密碼以及驗證碼發送給“客服”時,王金娜的勸阻電話打了進來。
為防止資金被轉出,王金娜立即聯繫反詐中心凍結了劉女士名下的銀行卡,保住了卡內的2.8萬余元。
如此驚險一幕,是近期出現的一種以“共用螢幕”為主要手段的電詐類型。新型詐騙軟體“某音會議”APP在多地出現,目前已有多人上當受騙。詐騙分子冒充客服稱受害人開通了“百萬保險”,如果不取消就會每月自動扣費,然後添加受害人微信、QQ等,誘導其下載“某音會議”APP。下載後,騙子就會要求受害人打開螢幕共用或遠端控制功能。開啟屏幕共用,會即時暴露受害人的手機或電腦操作介面。當受害人配合騙子登錄手機銀行輸入密碼、驗證碼等資訊時,騙子可以直接誘導受害人對外轉帳,或直接操控手機將受害人卡內資金轉走,從而成功實施詐騙。
寧波反詐中心民警提示,“共用螢幕”是一種典型詐騙手段。凡是自稱“客服”誘導開啟共享螢幕,聲稱便於協助取消、關閉“直播會員”“百萬保障”“百萬保險”等業務的都是詐騙。
另外,民警提醒,近期,電詐出現一些新特點和新趨勢,請大家務必提高警惕,守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
如果“快遞小哥”主動加你的好友,稱你的包裹丟失,將為你進行3倍理賠,你會添加其為好友嗎?“稅務機關內部人員”通過私人電話或簡訊,告知可以幫忙多退稅,但要求提供個稅APP賬號密碼、銀行卡號等資訊,只收取小額服務費,你會同意嗎?如今,騙子頻頻更新詐騙套路,由“單線型”轉向“複合型”詐騙。最高人民檢察院經濟犯罪檢察廳廳長杜學毅介紹,目前,詐騙手段多元複合,“殺豬盤+虛假投資”“賭詐結合”等更具迷惑性。
辦案民警介紹,以往冒充快遞客服騙術中,騙子只以“賠償”“退款”為由行騙,而此類複合型新騙局中,騙子往往會加入“刷單”“殺豬盤”的騙術。究其根本,騙子為的就是騙取受害者更多的錢財。而在退稅申請過程中,如果當事人有了佔便宜的心理,聽取騙子建議,企圖以非法手段獲取更多退稅金額,騙子則會反過來以向所在單位或者相關部門舉報為要挾,勒索錢財。如此複雜的詐騙方式、縝密的話術劇本,讓當事人防不勝防。
然而,雖然電信網路詐騙花樣翻新、手段多樣,但仍是一種可防性犯罪。警方提醒,保護個人財產安全,一定要保護好個人資訊,不要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證號碼、工作單位、家庭住址等隱私資訊,在網站輸入帳號、手機號碼、支付密碼等重要資訊時,要謹慎核實功能變數名稱真實性。任何時候,切記不點擊可疑連結,不連接來歷不明的無線網路,不掃描非正規渠道獲取的二維碼,不要出租、出售、轉讓銀行卡和手機卡,避免為犯罪分子提供“作案工具”。另外,要提高銀行賬戶的安全性,不要輕易向他人透露支付密碼,以防被騙後進行大額轉帳。如遇見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要求提供保證金、安全帳戶或其他涉及錢財的事項時,要保持冷靜,及時撥打110或96110尋求説明,核實資訊。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21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