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夢婕
3月24日,在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一架Bell429型雙發輕型直升機懸停在百米高空,身著遮罩服的帶電作業人員通過絞車吊椅精準降落在750千伏白黃線29號-30號塔地線上方,開展地線接頭補強工作。這是寧夏今年首次採用直升機實施的檢修作業,標誌著寧夏機械輔助帶電作業邁入常態化階段。
750千伏白黃I線是西北電網重要的“能源走廊”,承擔著寧夏向甘肅省白銀市輸送電力的重任,對區域能源穩定供應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業點地處山區,地形複雜,山巒起伏,傳統的人工作業方式面臨著諸多挑戰,不僅難度極大,而且存在較高的安全風險。基於豐富的作業經驗與技術考量,國網寧夏超高壓公司決定沿用直升機絞車吊椅法進行此次帶電作業。該作業方法不受複雜地形限制,安全可靠性高,能夠快速、精準地將作業人員送達作業點,省去了人員登塔、走線等繁瑣且危險的流程,大幅提升了作業安全係數與檢修效率。據測算,相較於傳統人工作業方式,效率提升約60%。
直升機精準懸停在作業點上方。國網寧夏超高壓公司供圖
作業當天,地面作業人員使用溫濕度儀、風速風向儀對現場氣象條件進行精確測量,確保符合作業要求。航務人員則積極與軍民航溝通協調,及時進行飛行申請。接到飛行指令后,直升機率先進行空中偵察,在空中仔細核對桿塔名稱、編號、相線,確認無誤後飛至起吊點。隨後,直升機絞車鋼索緩緩吊起搭載著作業人員的吊椅,沿著既定航線平穩飛行,精準懸停在作業點上方,將作業人員緩緩下放至指定作業位置。
作業人員到達作業位置后迅速行動,緊緊抓住地線,在地線接續管處開始纏繞長1.6米的預絞絲接續條。由於接續條較長,為確保作業的可靠性,作業人員需往返3次才能完成補強作業。他們全神貫注,憑藉著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在高空帶電環境下熟練操作,歷經1小時30分奮戰,圓滿完成此次檢修任務。
近年來,國網寧夏超高壓公司立足輸電線路智慧運檢體系建設,持續探索機械輔助和人工替代在輸電線路運檢領域的應用,大力推進線路檢修作業向智慧輔助模式轉變。目前,直升機吊索法、絞車吊椅法等帶電作業方式已常態化應用。同時,該公司還投入大量“無人機+”“蛙跳式”駐塔機巢、在線監測裝置及智慧檢修裝備,實現了實時監測外力破壞、遠端消除安全隱患、快速登高作業等功能,全力推進“裝備代人、機械化減人”,顯著提升了輸電線路運檢的智慧化水準與工作效率。
下一步,該公司將全面推進機械化運檢的廣泛推廣與應用,進一步加強智慧化裝備配置,持續壓降人員高空作業頻次,降低高空作業風險,不斷提升作業效率和現場安全管控水準,致力於保障電力供應更加安全、優質、高效,讓廣大使用者在用電過程中實現停電“零感知”,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電力保障。
來源:國網寧夏超高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