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台州日報
台傳媒記者葛星星
在擴內需、促消費的政策導向下,各家銀行使出渾身解數,從折扣券、限時利率優惠到新客專項利率、積分禮品等,消費貸利率卷至“2”字頭。
比如,針對特定客戶,招商銀行在3月底之前推出了年化利率為2.78%的消費貸產品“閃電貸”,活動對象為消費閃電貸額度正常且招貸分(招商銀行零售客戶的個人綜合評分)在13000分以上的新老客戶,新老客戶還需滿足2025年1月末無“閃電貸”餘額且2025年2月至3月無“閃電貸”成功借款記錄。
浦發銀行APP內,“浦閃貸”周周享好禮的海報內容顯示,2025年3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每週二10點,可領2.88%利率優惠券,適用於一年期/三年期貸款。
平安銀行、興業銀行的消費貸在3月31日前均有利率限時優惠。其中,平安銀行的“白領新一貸”券後年利率最低為2.7%,額度100萬元;興業銀行的“興閃貸”優惠後年利率最低為2.78%。
去年下半年,當多家股份行消費貸利率跌破2%時,國有大行仍然整體保持3%以上的利率水準,而記者近日梳理髮現,好幾家國有銀行的消費貸已降至“2”字頭。比如,建設銀行推出“建易貸”,活動期間最低年化利率下調至2.85%;郵儲銀行“郵享貸”給出限時最低2.78%的參考年化利率水準;中國銀行近期也推出利率最低為2.85%的消費貸產品。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消費貸利率進一步下探,主要原因是國家層面陸續出台相關政策,為提振消費提供政策支援。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其中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個人消費貸款投放力度,合理設置消費貸款額度、期限、利率。支援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優化個人消費貸款償還方式,有序開展續貸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消費還是申請貸款,一定要保持理性。對於消費者來說,每月還貸支出應在家庭收入承受範圍內,不宜超過家庭收入的一半。有信貸需求的使用者,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和機構辦理金融業務,充分評估自身收入與需求,合理負債、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