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晚,一群身著花棉襖扭秧歌的機器人驚艷全國。鮮為人知的是,這些機器人“肌肉”的核心部件——電驅執行器,出自一家中國公司:寧波拓普集團。而這家千億市值企業的背後,站著一位低調的寧波父子檔——鄔建樹與鄔好年。
圖片來源:拓普集團官網
PART01
19歲創業,靠“抱大腿”逆襲成“汽配大王”
1964年,鄔建樹出生於寧波寧海縣,這裡“七山一水二分田”,經商氛圍濃厚。1983年,年僅19歲的他創辦拓普汽車配件廠,從生產橡膠減震墊、密封條等低門檻產品起步。彼時,中國汽車工業方興未艾,鄔建樹抓住北京吉普國產化機遇,成為其核心供應商,一輛吉普車的配件價值超2000元(20世紀90年代),賺得第一桶金。
此後,他複製“抱腿戰略”,先後打入一汽大眾、上汽通用和長安福特等供應鏈,並拿下奧迪、寶馬、保時捷等國際車企訂單。2003年,拓普整合減震、隔音、模具等五大板塊,形成NVH(雜訊與振動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成為國內首個能提供整車NVH服務的供應商。2015年,拓普登陸A股,市值破百億,鄔建樹身家超十億。
PART02
豪賭特斯拉:從“不被看好”到千億市值密碼
2016年,新能源汽車尚處萌芽期,特斯拉因自動駕駛事故飽受爭議。鄔建樹卻力排眾議,押注特斯拉的輕量化車身技術,斥資6.42億收購兩家底盤技術公司,成為特斯拉鋁合金底盤核心供應商。此後,拓普深度綁定特斯拉,為其供應減震件、智慧剎車系統等,甚至參與Cybertruck專案。
這一“梭哈”決策徹底改寫公司命運。2020~2023年,拓普營收從65億飆升至197億,淨利潤增長超3倍。特斯拉貢獻的營收佔比從11億(2020年)躍升至第一大客戶,助力拓普市值突破1200億,鄔建樹持股市值超700億。
PART03
父子接力,狂砸50億殺入“機器人賽道”
鄔建樹的野心不止於汽車。2022年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面世後,他迅速拆分“機器人事業部”,研發電驅執行器,並斥資50億在寧波建設核心部件生產基地,目標直指“百萬億級賽道”。
2023年,其子鄔好年(時年24歲)出任副董事長,主導成立寧波拓普驅動公司,專攻機器人業務。2024年,拓普執行器樣品獲特斯拉認可,計劃年產能10萬台,2025年隨Optimus量產迎來爆發。馬斯克稱“2027年機器人產能將達50萬台”,拓普股價應聲大漲,市值再創新高。
PART04
低毛利高利潤:40年煉成“平臺型帝國”
拓普的成功,離不開鄔建樹的“平台化戰略”:
技術縱深:近五年研發投入超34億,研發人員超3000人,專利覆蓋NVH、輕量化底盤、智慧駕駛系統;
橫向擴張:產品從減震器擴展至空氣懸架、智慧座艙等8大系列,2024年汽車電子業務暴增906%;
Tier0.5模式:深度參與車企研發,提供“一站式”服務,單車配套金額達3萬元,客戶涵蓋特斯拉、比亞迪和小米等。
PART05
未來之戰:從“造車”到“造人”
2025年,拓普市值站上1200億,鄔建樹父子身家合計超700億。但挑戰亦存:新能源汽車增速放緩,機器人業務尚未盈利。鄔建樹卻信心十足:“人形機器人是比新能源車更大的機遇。”
PART06
結束語
從橡膠墊到機器人,鄔建樹用40年詮釋了“專注與反覆運算”的力量。而鄔好年的接班,則讓這家家族企業兼具“守業者的穩健”與“新生代的銳氣”。未來,這對寧波父子能否在機器人賽道複刻特斯拉神話?答案或許藏在鄔建樹的一句話里:“核心競爭力,是看得遠、謀得透、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