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中國“櫻花難民”去日本卻撲了個空
更新于:2025-03-27 19:20:48

櫻花難民,今年何其多?

01

最近,我和身邊一些奔赴日本賞櫻,卻撲了個空的網友們學會一個新詞:

櫻花難民。

尤其諷刺的是,上周東京竟然還在飄雪,更讓賞花心切的中國遊客從身體涼到了心裡。

A小姐回憶自己今年買機票的經歷,痛陳是被小紅書上的“黃牛博主”們給忽悠慘了,她稱大約兩周前就看見有博主曬出櫻前線(日本櫻花預測網站)地圖,還“好心”勸告大家早買機票,否則到了清明“高攀不起”。

A小姐聽了“黃牛博主”的話,不但請好年假,買了機票,出於感激,還找他代訂了一圈酒店,最後在櫻花盛放前幾天罵罵咧咧地踏上了回國航班。

B君的遭遇也如出一轍,但他只怨自己不懂櫻花“開花預想日”和“滿開”的區別,結果一路看遍染井吉野櫻光禿禿的樹枝和小得可憐的花蕾,最後和一株桃花合影聊以自慰。

他說,原本想著先在關西地區(京都、大阪、神戶)玩幾天,再等櫻花開了和老婆賞櫻拍照,現在算懂了只有“滿開”的櫻花值得欣賞,距離回國還有兩天時間,希望能天降奇跡。

02

當萬千中國人踏上赴日賞櫻航班,日本櫻花旅遊經濟在國內何時火起來的,卻沒有人能說得清。

日本廣島/旅界實拍

實際上,賞櫻也的確給日本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回報。

日本經濟雜誌《MoneyPlus》根據過去的數據分析指出,自1994年有櫻花開花記錄以來,日本經濟增長率見高的年份都是櫻花在3月20日以前開花的年份。

早櫻打破了日常,人們在這個絢爛的季節,短暫地跳出熟悉的生活軌道,盡情地消費,忘記煩惱。

在日本,每到櫻花季,許多品牌和商家還會推出“櫻花限定”以促進旅遊消費,就像我当年在日本买过星巴克的樱花杯,也體驗過櫻花麻糬、櫻花拿鐵、櫻花茶,但總覺得觀賞性大於食用性,沒有一個好吃的。

東京目黑川櫻花雞尾酒/旅界實拍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由賞櫻花所悄然帶動的日本經濟熱潮卻造就一個專有名詞——“櫻花經濟”,也成為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少有的經濟增長亮點。

一位在日本深耕地接多年的朋友C總認為,今年之所以有這麼多國人撲空,一方面是櫻花季很多機票、酒店確實都是提前預訂,“賭”的成分比較大,也有一部分和A小姐一樣,被社交媒體上的“大忽悠”們給騙了。

C總分析稱,日本櫻花預測網站比較知名的有4個,有些是“早櫻派(預測開花早)”,有些是“晚櫻派(預測開花晚)”。

“國內的黃牛地接往往為了能提前接到客人,喜歡在小紅書上把早櫻派的預測貼得到處都是,然後再配上一兩張不知猴年馬月的櫻花圖,大肆呼籲網友快訂機票、酒店。”

日本氣象株式會社是著名的“晚櫻派”

實際上,以C總在日本追了多年櫻花的經驗來看,賞櫻雖然從開花到盛開只有區區一周時間,但從盛開到櫻吹雪(落櫻)的過程反而是最絢爛的,因此,賞櫻如果拿不準可以適當趕在往年平均日的後幾天。

“即使看不到盛開,落櫻繽紛也是一種不錯的旅行體驗。”

03

千金一擲,難阻國內來的櫻花難民們與櫻花失之交臂,雖然背後的痛少人能懂,旅遊產業鏈條上卻不經意間形成了意外的“蝴蝶效應”。

坊間一邊忙著“退差價”,一邊紛紛猜測機票、酒店降價均是為了“趕花期”,因為日本3月26日以後氣溫降低,開花速度延緩,部分網站預測櫻花滿開會延遲到4月初。

彼之砒霜,他之蜜糖,即使櫻花短命而寡淡,也總有“蒙對花期”的大聰明們。

第一批中國“櫻花難民”還在日本失望,下一批蠢蠢欲動的中國遊客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啟程了,這個春天,對岸東瀛永遠不缺追花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