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陝西日報
本報記者 劉坤 李靜茹 通訊員 劉月月
深耕感測器產業數十年,寶雞麥克感測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克感感”)迎來了新的春天:公司近3年營收平均增長25%。
“以前我們賣單一產品,如今以新型感測器為依託,賣的是定製化整體解決方案,與市場需求貼合得更緊密,附加值也更高。”3月3日,麥克感感副總裁陳文弦說。
春節前夕,陳文弦帶著團隊從寶雞奔赴大慶油田,參與大慶油田數位化改造專案。
“隨著油田開採程度不斷深入,工況變得更加複雜,傳統感測器顯得‘捉襟見肘’。”陳文弦說,“新型智慧感測器的整體應用,可實時監測油井運行狀態,優化採油流程,減少能源和材料損耗。”
寶雞作為中國三大感測器基地之一,感測器產業起步早、潛力大。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寶雞感測器產業緊跟市場趨勢,不斷轉型,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我們依託感測器產業優勢,結合新的時代需求,培育和發展壯大感測器產業,建設西部感測器之都,如今已形成濃厚的產業發展氛圍。”寶雞市委副書記、渭濱區委書記段小龍說。
一人不成眾,獨木難成林。在當前的產業競爭格局中,只有聚企成鏈、集鏈成群,才能“枝繁葉茂”,形成創新發展的“熱帶雨林”。當前,寶雞市聚焦感測器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加快感測器產業集群建設。
“瞄準壓力感測器領域,我們希望以麥克感感為牽引,引進壓力感測器領域龍頭企業,加快形成國內最大的壓力感測器聚集地,進一步擦亮西部感測器之都品牌。”段小龍說。
為加快感測器行業“智變”,寶雞市積極開展感測器敏感材料、器件設計、製造工藝、封裝工藝、軟體演算法和系統集成的聯合攻關,形成了一批具有智慧財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技術成果,提升了智慧感測器產品市場競爭力。
“我們重點圍繞中高端感測器開展產品性能、軟體演算法、網路系統、規模化生產等共性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聯合知名高校設立寶雞創新技術研究院,引進關鍵技術和研發團隊,促進技術、研發機構和人才在寶雞集聚。”渭濱區工信局局長趙占禮說。
陝西恆瑞測控系統有限公司是一家感測器產業鏈上的“技術控”中小企業,選擇了一條“深鑽一米、打井萬尺”的垂直賽道。該公司研發的高精度水溫水位記錄儀應用於港珠澳大橋樁基監測、北京地鐵隧道安全預警等大型工程。
面對感測器行業日新月異的變化,該公司總經理楊建軍胸有成竹。“一個大單品,我們十年如一日地精益求精,不斷改進更新。近期,我們對一款用於野外監測的感測設備進行了升級,將工作電流從5毫安降至1.3毫安,使用時間延長了4年,為野外監測提供了便利。”楊建軍說。
楊建軍介紹,感測器是現代科技和工業的基礎,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前,傳統感測器產業面臨應用領域相對狹窄、技術層級偏低等困境。只有專注於提升產品品質,深入鑽研技術,感測器產業才能健康穩定發展。
建設西部感測器之都,既要有“頂天立地”的龍頭企業,也要有“鋪天蓋地”的中小企業。立足“壓力感測器之鄉”產業基礎,寶雞市正全力推進感測器產業發展,實施西部感測器產業基地專案。
“目前,產業基地一期西部感測器產業園已建成投用,一批優質感測器企業相繼投產。二期西部智造創新園、三期電子新材料產業園、四期高端裝備產業園建設正在穩步推進。”陝西姜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孫寶祥說。
陝西中創精密感感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創精密”)就是西部感測器產業園招引來的一家企業。該企業專注於研發、生產高精度溫度感測器,產品廣泛應用於醫療電子、家用電器、綠色農業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這裡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成長環境,特別是針對感測器產業的專項扶持政策,加快了我們技術創新的步伐。”中創精密辦公室負責人吳瑤說,企業生產的新能源汽車用感測設備銷量近年來增長迅速。
“西部感測器產業基地全部建成后,將形成集感測器創新研發、高端製造、集成應用、貿易集散於一體的綜合性產業生態基地,預計年產值80億元,帶動關聯產業規模突破100億元,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感測器產業基地。”孫寶祥說。
招商引資引進的企業,不僅延長了寶雞感測器產業鏈條,還推動汽車產業鏈向“新”向“智”轉變。
近年來,寶雞市實施感測器產業招商引領工程,聚焦感測器產業上游供應體系和下游應用市場,開展感測器龍頭企業和產業鏈配套企業招引,通過區級各部門“聯動招商”、龍頭企業“以商招商”、各大商會“人脈招商”等方式,大力招引高能級企業和高質量專案,推動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趙占禮介紹,寶雞已聚集麥克感感、睿科感感、烽火電子等感測器及變送器企業60多家,可生產壓力、溫度、流量、液位等4大類200多種產品,已形成從感知材料、敏感元件到變送器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渭濱區感測器產業園還入選省級壓力感測器產業集群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秦創原新型感測器產業創新聚集區,感測器領域招商引資成效和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