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漢中日報
本報訊(通訊員 李恆 李曉東)近日,略陽縣科技創新中心聯合相關部門,對縣域內杜鵑蘭野生分佈區進行資源調查,發現大量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杜鵑蘭,為後續科研與資源保護利用提供支撐。
調查顯示,杜鵑蘭主要分佈在略陽縣海拔1200-1800米的高山林地,這裡腐殖質深厚,空氣濕度大,朽木苔蘚多,多為原始森林。杜鵑蘭葉片寬3-6釐米,長20-30釐米,近楔形,且邊緣有皺縮現象,葉柄也較長。花掌從假鱗莖上部節發出,近直立。葉面有黃色斑點或無斑點。
杜鵑蘭俗稱“毛慈菇”,中藥稱為山慈菇,夏、秋二季採挖,以乾燥假鱗莖入藥,味甘、微辛,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等功效。現代有文獻研究發現,山慈菇提取物在抗腫瘤方面有較好前景。同時,含秋水仙鹼的成分對治療痛風性關節炎也具有治療作用,還具有降壓作用。
2021年起,略陽縣依託專家團隊與科技創新中心,聯合開展杜鵑蘭種質資源調查及採集,進行人工異花授粉等工作,將結實率從5%提升至70%以上。完成種子萌發菌的篩選和鑒定及保藏等基礎研究,並申報3項發明技術專利。目前,多家企業在略陽開展種苗繁育、商品種植,其面積不斷擴大,帶動了周邊群眾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