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F1到世界盃:聯想如何以頂級賽事為支點,撬動全球科技話語權?
更新于:2025-03-26 00:28:58

3月23日,2025年F1中國大獎賽落幕,邁凱倫車隊皮亞斯特裡率先衝過終點奪冠。為期三天的F1中國大獎賽時間,上海也已經進化為“F1痛城”,從街頭巷尾到社交媒體,幾乎蔓延難以抵擋的賽車熱情。

當2025年F1中國大獎賽的引擎轟鳴聲再次響徹上海國際賽車場,這項全球頂級賽事已與中國市場締造了長達20年的“速度之約”。從2004年首秀單日15萬觀眾,到2025年預計22萬人次刷新紀錄;從千禧年初“F1與F4分不清”的陌生,到如今超2億粉絲的狂熱——中國已成為F1全球增長的核心引擎。

然而,在這場“速度經濟”的盛宴中,中國品牌的參與卻寥寥無幾。作為F1全球技術合作夥伴及全球合作夥伴,聯想集團用技術創新打破沉默,向世界證明:F1不僅是看板,更是中國品牌全球化的戰略跳板。

F1擁抱中國:2億粉絲與千億經濟的“速度奇跡”

F1正在加速擁抱中國市場。尼爾森數據顯示,2025年F1全球粉絲達8.265億,其中中國以超2億粉絲成為增長最快的市場,較去年激增39%。自2004年落戶上海以來,F1中國站已從“小眾狂歡”蛻變為城市名片。上海市體育局發佈的《2024年上海市體育賽事影響力評估報告》指出,F1中國大獎賽對上海體育經濟的貢獻度本身非常顯著,其中直接經濟影響達14.06億元,拉動消費15.93億元,創造近萬個就業崗位。2024年底,F1與上海完成續約至2030年,並將中國站升級為賽季第二站,標誌著中國市場戰略地位的進一步提升。

然而,與粉絲熱情和經濟貢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品牌的集體缺席。目前包括F1與F1車隊的中國合作夥伴名單僅有三家,遠低於日本、美國等市場。聯想集團是唯一與國際汽聯(FIA)達成最高級別合作的中國企業,自2022年起成為F1官方技術合作夥伴,2024年升級合作關係,成為F1全球技術合作夥伴及全球合作夥伴。而且聯想與F1的合作不僅局限於贊助,而是一場秉持與F1共同的價值觀,例如激情、性能、創新、高品質和以客戶為中心的“雙向奔赴”的技術合作。

連F1主席兼CEO斯蒂法諾·多梅尼卡利也多次在公開場合盛讚與聯想的合作:“自合作伊始,聯想對技術和創新的熱情與創造力,便幫助我們為車迷們創造了無數難忘的瞬間。我深信,我們的夥伴關係將日益強大。我期待著繼續與聯想合作,憑藉我們對精度、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承諾,確保F1在未來幾年內繼續領跑世界技術最先進的體育賽事。”

對於另外兩家中國企業,商湯科技作為索伯車隊的AI技術夥伴,是唯一與車隊直接綁定的中國品牌,抖音海外版TikTok雖為阿斯頓·馬丁的官方內容合作平臺。

聯想破局:從“技術賦能”到“全球話語權”

在這場中國品牌“失語”的賽事中,聯想是少數的破局者。作為F1全球技術合作夥伴,聯想為賽事提供了包括AI終端、AI基礎設施以及創新服務等在內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並深度參與從F1組織運營到全球直播傳輸的每一個環節。

技術賦能的成果直接反映在市場回報中:尼爾森體育的分析表明,聯想贊助F1賽事后,在這一對技術高度敏感的消費群體中的品牌認知度大幅提升,2023年,與普通人群認知度相比提升了64%,較2022年的41%進一步擴大。該機構的研究還認為,F1粉絲對科技的樂觀態度與購買傾向,使聯想的品牌贊助效果顯著超出其他贊助商平均水準35%。

"聯想希望藉助於F1這樣一個最嚴苛的,對技術最挑戰的賽事,作為我們全方位的技術和產品的實驗場,為未來在各行各業複製奠定基礎。"聯想集團副總裁姚振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其通過賽事反哺研發,形成“賽道創新-技術商用”的閉環。這種“生態綁定”模式,與僅贊助車手或車隊的短期策略形成鮮明對比。當周冠宇從索伯車隊轉投法拉利時,其個人贊助商迅速撤離,而聯想的技術合作早已覆蓋F1全體系,更彰顯其長期主義的價值。

據聯想集團副總裁姚振宇介紹,聯想還成為FIFA世界盃的全球技術合作夥伴,希望藉助全棧的AI技術來説明FIFA打造首個AI世界盃。從FIFA歷史合作企業來看,這也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技術合作。據姚振宇介紹,聯想將從設備即服務、足球視頻助理裁判技術、基礎設施搭建及遊戲與電子競技等多個方面全面提升球迷在球場內外的觀賽體驗與全球直轉播效果,強化賽事分析能力,並讓數據普惠真正走進全球各參賽國。這也幫助聯想一定程度上藉助這個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運動舞臺,徹底擺脫過去硬體企業的標籤, 向全世界強化其創新領導力。

中國品牌全球化啟示:超越流量,深耕價值

中國品牌的“F1困局”折射出全球化戰略的認知斷層。儘管中國坐擁2億粉絲、千億賽事經濟,但多數企業仍困於“績效行銷”思維,將讚助視為短期曝光工具,而非長期生態投資。反觀聯想,其全球化布局覆蓋180個國家,30餘個生產基地,與F1的合作不僅是品牌升級,更是技術標準與商業網路的雙重拓展。

F1的科技合作夥伴矩陣印證了這一趨勢:在目前F1的11家全球合作夥伴(也是頂級的合作夥伴關係)中,科技企業佔比不到三分之一,包括Amazon、Salesforce等國際巨頭。聯想作為唯一中國科技企代表,正在不斷構建自己的競爭壁壘。

而中國企業“走出去”,還是需要紮根中國市場這個大本營。去年,F1中國大獎賽疫情後首次回歸中國市場,且正值中國大獎賽20周年,聯想集團成了當年中國站的冠名贊助商。除了提供“零故障”的技術支援之外,聯想還在2024年專門為F1中國站設計了月桂花環獎盃,將東方美學融入頂級賽事,成為“中國智造”的文化符號。

2025年上海站,聯想的技術正無聲驅動著賽事的每一個字節與每一秒計算。從“觀眾破億”到“品牌破局”,中國與F1的故事已進入新篇章。當更多中國企業將F1視為創新試驗場,而非看板時,中國品牌才可以跳出短期流量至上的思維,實現真正的“走出去”。

在全球化與科技革命交織的賽道上,聯想已踩下油門——這不僅是單一品牌的突圍,更是中國智造邁向世界級生態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