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麗水日報
本報訊(記者 劉雅倩)昨日,記者來到萬地的一家自助餐門店,看見顧客用餐后的桌面上留下了不少未吃完的食物。工作人員介紹,為減少食物浪費,餐廳在顧客用餐前便收取了押金,並在取餐時提醒顧客按需取量,但部分顧客出於“吃回本”的心理,往往會一次性取用過多的菜品,最終導致浪費。
近年來,“反對浪費、崇尚節約”的理念深入人心,“光碟行動”在社會各方努力下取得顯著成效。但是隨著宴請消費需求增長,一些超量點餐、餐后剩餘食物未打包等浪費現象時有發生,食物浪費仍不容忽視。
在市區某單位的職工食堂,記者同樣發現了浪費現象。為倡導節約,食堂推出了半份菜和小份菜等服務,並在牆上張貼了“光碟行動”的標語。然而,餐車裡依然堆滿了剩飯剩菜,許多職工正將吃不完的食物直接倒入了垃圾桶。
在走訪過程中,不少餐廳工作人員反映,雖然餐廳推出了“小碗菜”“半碗菜”等措施,同時也會根據用餐人數給出點餐具體建議,但超量點餐造成的浪費仍時有發生,特別是在一些宴請場合,浪費現象尤為嚴重。對此,餐廳也會提醒顧客打包剩餘食物。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本,“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一位市民應從自身做起,認真踐行“光碟行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同時,商場管理方也應加強引導和監管,引導顧客文明理性消費,共同營造更加節約、環保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