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應關注尿蛋白小“心”謹“腎”護健康
更新于:2025-03-25 23:13:54

  3月13日是第二十個世界腎臟日,今年的主題是“您的腎臟還好嗎?早檢查,保健康”。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和2型糖尿病(T2D)患者數量的持續增長,與糖尿病相關的慢性腎臟病發病率也在逐年升高,成為我國慢性腎臟病防治的“主戰場”。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醫師田娜提醒,糖尿病患者應特別重視腎臟功能篩查,尿常規+腎功能+腎臟B超“三件套”就可以提前發現絕大部分腎臟異常。

  據田娜介紹,寧夏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公眾對腎病的認知水平相對較低,很多人體檢時都不會想到特意查一查腎功能,導致臨床上很多腎病患者沒有早期發現,到醫院就診的時機偏晚,一查出來往往就中晚期。其次,宁夏人偏好食用牛羊肉,且口味偏重,飲食習慣呈現出高鹽、高油、高嘌呤的特點,對於腎臟來說,這樣的飲食習慣也是高危因素。再加上血壓、血糖、血脂的控制率相對不足,藥物的可及性和經濟條件不如一線發達城市,寧夏地區腎衰竭的發病情況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

  在所有的慢性腎病中,與糖尿病相關的慢性腎臟病越來越多見,成為我國慢性腎臟病的首位住院病因,同時也是新增慢性腎衰竭的主要原因,同時心血管併發症也明顯增加,給患者和社會帶來了極大的經濟和精神壓力。隨著醫學的進步,臨床治療手段越來越多樣化,近年來,糖尿病相關慢性腎臟病的管理理念已經從單純的降壓、降糖等危險因素管理轉向改善心腎結局,全面減少心腎事件的發生,新型非甾體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非奈利酮用於與糖尿病相關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的治療已經成為臨床上的主要治療藥物,讓患者更多獲益。

  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的發生?田娜提醒,這類患者要注意監測和管理蛋白尿,管理時需要遵守30-30原則,如果患者的UACR>30mg/g,這意味心腎風險警報拉響了,應立刻啟動干預,及時干預可延遲疾病進展至終末期腎病約7年。否則,一旦進展至大量蛋白尿階段,平均4年就會進展至腎衰竭尿毒癥,最後需要通過腎移植或透析治療。微量白蛋白尿階段是“黃金逆轉視窗期”。在黃金逆轉期,21%-64%的糖腎患者經過積極治療可轉陰。

  普通健康人群如何知曉我們的腎臟好不好?田娜說,方法其實很簡單,每年體檢的時候只要做三個檢查:尿常規、腎功、腎臟B超。其中,尿常規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因為很多人嫌留尿麻煩,但恰恰尿常規是篩查的重點專案。尿常規中的尿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等指標能夠非常直觀地提示是否患有慢性腎病。日常生活中,注意平衡飲食、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和作息規律,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

  記者 沈亞婷 實習生 蘇萍

【來源:銀川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