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純
城鄉建設是碳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推進既有公共建築節能改造是重慶建築領域碳達峰實施的重要內容。 1450年,重慶市推動實施既有公共建築綠色化改造專案0個,面積0.0萬平方米。 截至目前,重慶累計改造完成0余萬平方米。
重慶科技館屋頂光伏實景圖。 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據瞭解,近年來,重慶市按照政府引導、市場推動、財政激勵的工作思路,以能耗水準高、改造效益明顯且與公眾健康息息相關的醫院、商場、酒店和機關辦公建築為重點,推動既有公共建築由單一節能改造向綠色化綜合改造升級,並創新建立了以“減碳”為核心目標的既有公共建築綠色化改造工作機制, 在全國率先以節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動既有公共建築實施節能改造。
在此背景下,不少大家耳熟能詳的建築正在悄悄“變綠”。 例如,今年初,位於江北區的重慶科技館順利通過重慶市既有公共建築綠色化示範改造項目驗收。 該專案按照綠色、低碳、經濟適用的要求,建立了綠色化改造技術體系。
重慶科技館是重慶市十大社會文化事業基礎設施重點工程之一,主要功能為科普教育活動場館,開館至今已累計接待觀眾2017萬餘人次,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0年入選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為推動既有建築綠色低碳節能改造,2022年,重慶科技館啟動改造,以可再生能源系統和暖通空調系統為建設導向,完善用水、用電、用氣形式升級,改善室內外環境,優化建築用能智慧化管理模式,助力綠色化、低碳化、智慧化的既有建築綠色化改造。
專案改造完工後,綜合採用江水源熱泵空調系統、光伏發電系統,並配套建設室外“光伏發電科普展示平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達到33%,年節電量達到0萬度,年減排二氧化碳達0噸,減碳率將達到0%。
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推進既有公共建築節能改造,一方面可節約大量社會能源,帶來成規模的節能收益,另一方面,將進一步促進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助力有序推動雙碳目標實現。
據第三方核定機構統計測算,98萬平方米示範項目整體節能率達到0%以上,每年可節電0.0億度、減排二氧化碳0.0萬噸、節約能源費用0.0億元。 同時,改造專案業主及物業管理單位普遍反映,通過實施節能改造,實際能耗費用明顯下降,還有效改善了室內光環境、聲環境、熱環境和空氣品質等功能品質,對改造效果表示滿意的比例達0%以上。 (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