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食堂的“深夜燒烤”讓留學生組團打卡
更新于:2025-04-16 07:05:52

本文轉自:錢江晚報

留學生打卡社區食堂 受訪者供圖

  本報訊 “第一次在中國的社區食堂吃燒烤,這味道太好了!”4月13日晚,5位來自葉門、羅馬尼亞等國家的留學生,在杭州西湖區留下街道小和山未來社區食堂點了滿滿一桌烤串,他們大快朵頤、讚不絕口。

  今年3月開業的小和山社區食堂,主要服務轄區居民和周邊高校師生。這個社區內有浙江科技大學、浙江外國語學院等高校,學生群體偏多,最近食堂乘勢推出夜宵服務,從傍晚5點營業至晚上12點,迅速成為人氣聚集地。

  “我們的目標是服務全年齡段人群,很多年輕人下班回家都已過7點,有就餐需求。”社區食堂負責人涓涓告訴記者,燒烤在定價上十分親民,單人套餐18元,雙人套餐38元。與傳統純肉烤串不同,這裡的烤串大多將哈密瓜、龍眼等水果與肉巧妙穿插,新穎的搭配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沒想到社區食堂居然有燒烤!學校食堂也沒有燒烤視窗。”來自羅馬尼亞的留學生瑪麗(化名)難掩驚喜,食堂離宿舍區很近,便宜好吃又方便。

  “這兒的價格比外面實惠,在食品衛生安全方面更是有保障,吃得放心。”本地居民鄭先生說。

  這家社區食堂從裝修開始便傾注了涓涓的心血。

  “我就想改變大家以往對社區食堂的刻板印象。”涓涓說,每張餐桌上都擺放著一個醒目的桌牌,上面寫著“大學生看這裡”。桌牌上詳細羅列著各類活動內容,涵蓋面點、咖啡、雞尾酒製作、美妝穿搭、街舞以及PPT製作、面試技巧講解等。有興趣的年輕人只需掃碼,便可加入社群,在社區食堂或隔壁的民生綜合體參與活動。

  “目前烘焙、雞尾酒製作的課程已經開了,效果非常好。”涓涓笑著說,這些活動利用非飯點時間開展,她希望大家走進這裡,不單單將其視作一個用餐的地方,更能享受活動帶來的樂趣,讓社區食堂成為充滿鬆弛感的社交空間。

  平日里,這家社區食堂也時常舉辦公益活動,將關愛送到街道殘疾人之家,還貼心地提供配餐、外送服務。

  據悉,在小和山新苑,近10座“國際青年人才公寓”憑藉完備的配套設施與優質的居住環境,吸引了不同膚色青年在此安家。與此同時,社區設立“外籍人士之家”,搭建線上線下融合的綜合便民服務平臺,為外籍居民提供政策諮詢、生活指引等一站式服務。此外,常態化開展“非洲鼓”“世界青年說”“山多語角”等特色文化交流活動,讓不同國籍、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互動交流,構建“鄰里無國界”的社區生態。

  本報記者 方力 通訊員 黃尹

努力的日子會發光
努力的日子會發光
2025-03-26 0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