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定製翻車!7個大坑一個比一個狠
更新于:2025-04-15 16:47:58

完了、廢了,全屋定製又翻車了!!!

你家櫃子是不是剛裝完,就發現問題了?想拆不能拆,還得跟商家“鬥智鬥勇”,最後只能貓在牆角傷心流眼淚了。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在剛開始動工的時候,就開始研究怎麼做櫃子,還沒開始貼磚,就已經交了定金,等到裝櫃子時,一個星期了都還沒裝好,越裝越後悔,越裝越翻車!

因此我含淚揭秘全屋定製7個“大坑“,內容很“勁爆”,可能會得罪很多定製商家,沒準這些“二道販子”已經在點投訴圖示了。

第一坑:交定金

大家在定製櫃子前,一般都想讓商家出個效果圖,看看設計出來的效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這個時候設計師就會告訴你,出效果圖需要交定金,少則五百、一千,多則三千、五千。

但我不得不說實話,全屋定製設計師含金量,還真不如一個好水電工,頂多就能告訴你,洗衣機後面別留水位電位,洗衣機推不進去,二道販子其實就想早早的收定金、簽合同,免得夜長夢多,防止你再去找了木工做櫃子。

防坑建議:交定金前和商家確認好,並且要求商家在定金收據上標註不滿意無條件退款,不要被商家的活動噱頭蒙蔽,最好是在瞭解信任后再交出定金。

第二坑:收口

衣櫃的收口有五零的、也有幺八的,既然幺八的更極簡,那為什麼全屋定製還會做五零的呢?

如果是第一次做全屋定製的業主,可能不知道收口條它到底有什麼用?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它會影響櫃子的顏值和使用感受,通俗來說,就是櫃子和牆中間的那塊板。

作用就是“容錯”!

當牆壁不平整的時候,可以現場裁切,讓櫃子放進去更合適,所以全屋定製的設計師一般會把收口條設計的寬一點,這樣更妥當。

上下收口條做內置的更簡約,但是側邊收口條一定要做外露的。想要極簡就做幺八收口條,但是,不是你說做就能做到的。

防坑建議:幺八收口條對牆體的平整度比較高,牆面不平,可調整的餘地比較小,所以前期的牆面的基礎呢一定要做好,當然,櫃門容易撞牆,可以加個小角度限制器,或者用小於90°的腳鏈,這樣就不會碰到牆了。

不靠牆的櫃子要做與櫃門顏色一致的側板,如果這個見光板要額外增加費用的話,我覺得這個錢還是沒有必要省的,裝好后,櫃子的高級感一下子就出來了。

第三坑:櫃門

櫃子要不要做一門到頂?幾乎所有的二道販子都會告訴你,一門到頂好看!

但是有沒有缺點呢?沒人說!

一門到頂不是所有的風格都合適,有很多的風格做分隔式的衣櫃更漂亮。比如說法式、中式、美式這些風格,做一門到頂反而影響了它的高級感。

一門到頂大大的增加了櫃門變形的風險,即使你加了拉直器,它只能起到“一點”輔助的作用,不能保證你的櫃門完全不變形,該變形的時候還會變形。

並且使用起來並不方便,門板與地面為了追求完整,縫隙留的太小,非常容易藏灰,每次清理,你要把整個櫃門打開以後才能清掃下面的衛生,極其不方便,拖地的時候也容易碰到門板。

一門到頂為了保持整體的好看,門板沒有進行分割,頂面的疊放區,比如蠶絲被、棉被、各種的被,或者各種的衣物都會有一定的膨脹係數。每次開門,就會導致每次有一點膨脹,最後會導致門板關不上、關不齊,然後又要去調整你的衣物,使用起來會有那麼一些不方便。

另外,門板超過2米4就要加錢,拉直器也要單獨去加錢,地面要找水準,頂面要吊頂去找水準,牆面和側牆也要去找水準,意味著施工的時候要做垂平,否則啊做出來以後就會有縫隙,那麼就缺少了一門到頂所追求的極簡的效果。

防坑方法:櫃門就做分段是衣櫃的,櫃門寬度做38~45cm,衣櫃深度做到60cm,衣桿的高度距離是頂部4~6公分,長衣區最佳高度120~140公分,短衣區最佳高度80~100公分,下面抽屜高度20~25公分。

第四坑:拉手

你在網上看到那種免拉手槽的做法,已經看爛了,但很少有人告訴你它的短板在哪裡?

這種設計,就是所有的拉手槽後面它都會有一個擋灰條,就是這個拉手,也就是說,門是需要有一個倚靠,保證這個門它不會往裡面飄,所以這個擋灰條的話是必不可少的!

有的可能做成了層板的形式,有的就必須單獨留一根在這裡,短衣區肯定沒什麼問題,但長掛區的話,拿衣服就沒那麼方便了。

所以,像這種免拉手槽,它主要影響的是櫃內結構,因為我發現很多設計師,他是不怕櫃內結構圖的,等你找到定製方去做櫃子的時候,你到那個時候你才發現,原來這樣的拉手會有這樣的問題,就會導致後期你的櫃子落地效果會很差。

防坑方法:,把擋灰條固定功能在櫃門背面,這樣設計,既有分段式櫃門的顏值,也不會因為做分段式櫃門,影響內部的格局。

第五坑,安裝

房屋定製真是專挑“老實人”欺負,有的業主都不知道,下單的時候跟商家要個板材小樣,等安裝好了才發現,是“五顏六色的白",商家一狡辯,說有點色差很正常,你連個證據都沒有。

還有不仔細檢查每張板子封邊的,但凡有一條邊沒封好,留個1mm的縫,那都是甲醛大禮包。

五金的品牌和型號也不好好核對是否和下單時一致,這東西稍微不注意,就等著商家以次充好賺差價吧。

防坑方法:記得把每張板材上的標籤、保護膜也全撕掉,檢查一下有沒有劃痕和破損,不然等你驗收以後才發現,商家該說是你自己造成的了,還能額外再收你點修補費用。

還有,我勸你再挨個檢查一下每張板的厚度,特別是背板厚度,這可是偷樑換柱的重災區,要不裝好戶,你啥也看不出來。

特別要注意,檢查一下設計圖紙是否為最終版本,不然裝完了才發現那只有後悔的份兒!

第六坑:付款方式

二道販子來複尺,啥也沒做,你就得付60%的錢,這錢基本上就夠成本了,送貨還沒安裝,你就得付全款,安裝一旦出了問題,或者效果不好,二道販子想給你解決也解決不了。

要麼是牆不平,要麼地不平,反正找各種理由,大不了瞎了你這一個客戶呗,錢反正是收上來了。

弄倒了,買賣雙方老死不相往來,正合了二道販子的意了,正好省去了售後的麻煩!

防坑方法:付定金的時候,那這裡面的話,這個“訂“字就很有講究了,訂婚的“訂”是可退的,一定的“定”是不可退的,訂的情況下的話,我們還要在定金單上或者說合約單上面要寫明白,你要不滿意的話,他是否可退?能退的話是多長時間能退?這個都要明確好。

第二個階段在測量或者說簽訂預約合同的時候,商家會要求你付80%或者說100%的一個款項,這一段的話,你付的越少越好,要跟商家達成統一的一個意見,盡量留一些餘款,這樣的話主動性會更強一些。

第七坑:找個本地工廠

我想問你,真的靠譜嗎?

量房、設計、生產、送貨、安裝,老闆一個人全包了,收錢可快了,幹活老慢了!

畫圖畫了個把月,最後還是自己在網上找人畫的,安裝安了三個多月,送貨送了三趟也沒送全,丟三落四。就像小學課本里的螞蟻準備過冬一樣,一點點拉東西,我也是服了。

預算有限的工廠可能就只配一台開料機,一台打孔機,一台封邊機,三台機器加起來總投資可能也不過10萬元,甚至工廠師傅們對機器的設備完全都是蒙的,每台機器至少得跑幾批試驗產品才能搞明白,這不僅耗時,而且人工參與度極高,就這條件,做出的工藝能是什麼樣的?

想像一下,你的傢俱還沒到家,就可能存在變形、封邊、爆邊,耐用性更讓人擔憂。

如果拋開生產設備的劣勢,讓他們一條龍的去做銷售、設計、安裝、售後,用同樣的板材,同樣的服務標準,價格反而要遠高於品牌定製。

所以你再想想源頭工廠的工廠價是從哪裡來的?還不是從各個環節去摳、去縮水。

品牌板材的源頭,也就是賣板材的做定製,打著某寶某科天的板材旗號,然後做定製門店,但你可知道,他們為了遠低於行情價格引流,給你用其他板材去冒充嗎?授權是真的,官網可查,門店是真的,官網也可查,但板材呢?

關於以上的坑,有的人是裝修過程中發現後悔的,有的人做完之後才發現只能拍大腿的。

防坑方法:個人建議還是找大品牌大工廠,畢竟愛心羽毛不敢以次充好,再加設計、加工、安裝、售後,都有相應的規程,所以對普通新手來說是最為輕鬆的。

現在做定製,建議你大大方方的去找品牌,哪怕你不買,了解一下也是可以的,畢竟只有見識過好多東西,才能知道差的東西有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