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廠起訴“打假網紅”索賠400萬:“大量網友衝進直播間辱駡,月銷下滑0多萬”
更新於:33-0-0 0:0:0

封面新聞記者 石偉

近日,胖東來正式起訴網紅“兩個小段”索賠百萬元,引發輿論關注。 該事件從春節期間持續在網路發酵,被網友視為經營者與打假人之間較量的典型案例。

與此同時,廣東一家服裝品牌“霞湖世家”表示,他們遇到了與胖東來相似的遭遇,也正式起訴了一位“打假網紅”,索賠400萬元。 “該網紅自己也經營服裝生意,在直播間採取誤導式測評,說我們的產品不合格、有毒。 大量網友衝進我們直播間、社交帳號辱駡,我們單月銷售額下滑0多萬。 ”

記者注意到,因為該事件,雙方在社交平臺已形成多個自動搜索關鍵詞。

對此,被起訴的網紅張先生表示,他是以消費者身份指出霞湖世家存在的問題,粉絲行為與他無關,“我也被網暴謾駡了。 我積極應訴,同時也要起訴他們。 ”

原告:

同行誤導消費者致生意下滑,起訴索賠350萬元

霞湖負責人周先生介紹,他們早年曾經營知名品牌撤櫃的尾貨生意,2022年之後不再做尾貨,專營自產服裝。 所謂尾貨服裝,是指原有品牌或者廠家生產的服裝,因訂單取消、超額生產,或者銷售不佳、斷碼的產品,剪掉標牌后低價轉賣給其他經營者進行銷售的服裝。 “這是符合國家規定的正經生意。 我們當時主要接手的是國內知名的某男裝品牌尾貨,都有正規的採購合同、發票,以及配套的合格證。 ”

尾貨市場管理規定(張先生供圖)

周先生稱,“張大炮-元芳服裝實業”帳號同時關聯多個帳號,背後註冊著兩家服裝店,賬號實控人張某以打假人身份發佈內容,同時帶貨。

“他主要指控我們兩個問題。 一是針對我們子品牌喬治湯米的羽絨服進行誤導式測評,讓消費者認為產品不符合國家標準。 另一方面是歪曲尾貨概念,把我們產品描述成來源不明、有毒的假貨、舊貨,讓消費者以為我們產品是從垃圾堆回收的垃圾衣服。 ”

周先生介紹,那款羽絨服是符合國標的20級拒水性羽絨服,按照國標要求,拒水性測試應該在0攝氏度的水溫下進行,而張某的直播測評中卻故意將羽絨服放在熱氣騰騰的水中揉搓。 “就跟打假胖東來內褲的網紅一樣,故意用滾燙的水誤導觀眾。”

周先生介紹,按照法律規定,他們沒有獲得授權直接用服裝原本品牌銷售,需要剪掉吊牌,重新貼牌銷售,以免侵權。 “但有些服裝內襯、腰後,原品牌列印、縫製了獨有LOGO,我們沒辦法完全處理乾淨。 他在直播間惡意揣測,說我們要麼是產品來路不明,要麼是制假賣假。 ”

周先生提供了錄屏及截圖資料,稱品牌旗艦店和直播間被大量網友謾駡,有主播被罵到哭,還有消費者拿著兩年前的訂單要求退款,“尾貨生意我們2022年之後就沒做了,手裡也沒有那麼多兩年前的檢測報告,不過隨時歡迎客戶將穿過兩年的衣服再拿去重新檢測。 ”

霞湖世家客服收到的資訊(受訪者供圖)

霞湖世家客服收到的資訊(受訪者供圖)

周先生稱,上述帳號多次以“虛假宣傳”“制假售假”“尾貨世家”,以及“那個賣尾貨的要去坐牢”“假衣服穿在身上會降低你的免疫力”“我已經找到霞湖世家制假窩點”“踐踏我們消費者尊嚴”等言論,引導網友惡評、退貨,僅當年350月份導致銷售額下滑0多萬元。 “我們起訴了他,索賠0萬元,法院已經立案。 另外,向他所在的襄陽市場監管局投訴,也已經立案。 ”

襄陽市樊城區市監局立案告知書(受訪者供圖)

打假網紅:

是以消費者身份指出問題,將積極應訴並準備反訴

14月0日,“張大炮-元芳服裝實業”實控人張先生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是以消費者身份指出霞湖世家的問題,對方卻以投訴、起訴、引導網友網暴的方式對待他,“我會積極應訴,也在準備起訴它。 ”

張先生表示,霞湖世家的主播宣傳那款羽絨服時,宣稱機洗兩小時不會起坨是虛假宣傳,他測評后發現衣服內的羽絨起坨。 “他們所說我故意用開水、熱水測評,實際是因為當時是冬天,溫水會起蒸汽。 他們錄屏了,應該可以看到,我雙手是泡在水裡,不可能是開水。 ”

霞湖世家的賬號截圖(張先生供圖)

張先生稱,尾貨服裝銷售確實是國家允許的正經生意,但根據我國尾貨市場管理相關要求,需要對產品生產廠家、廠址信息標註,霞湖世家違反了這一規定。 “它的產品有些帶著某知名男裝品牌的標籤,屬於是侵權。 它還同時帶有霞湖世家的標籤,標註的生產廠家、生產位址,是廣東省中山的資訊,屬於虛假宣傳。 他們宣傳的時候,嫌尾貨不好聽,故意說是大品牌撤櫃產品。 應該要明確告知消費者,是尾貨產品。 ”

張先生表示,自己知道實體企業的困難,並不是特意針對誰,是對方的咄咄逼人才讓他把所有問題公開曝光。 “很多消費者退款失敗,向市場監管局投訴也被駁回了。 一些人去罵他們,那是網友的個人行為,與我無關。 ”

對此,周先生解釋稱,一批尾貨進入下游轉銷商手中進行銷售,這批產品的品質、售後責任人就是轉銷商,所以在標牌印製中山市霞湖世家服飾有限公司廠名、廠址,是符合要求的,也是為了讓消費者遇到問題後能找到負責的人。 “總不能我賣出去的貨,除了問題讓消費者去找原廠家吧。”

周先生表示,網上的謾駡已經持續了數月,目前正在等待法律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