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很喜歡一句勵志的話:“生命只有一次,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總是在給自己加油打氣,希望成為科學家,數學家。起碼要變成一個老師,醫生,在某個地方,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我們老了,越來越靠近死亡的終點,發現自己一輩子都碌碌無為,也懶得折騰了。
不知從哪一天開始,相信哲學家叔本華說過的一句話:“無價值的事物總是不斷增加:由於頻繁的重複,許多起初在我們看來重要的事物逐漸變得毫無價值。”
原來,人生最大的意義,就是接納“毫無意義”的現實。這真的不是消極,而是釋懷。
01
做沒意義的事,很開心。
作為70後的我,小時候在農村生活。
大概是六歲的某一天,父母都去田裡勞作了,哥哥姐姐也去外面玩了。
我獨自在家,悶得慌,就找來一塊麵包屑,放在有螞蟻出沒的地方。
一隻小螞蟻發現了麵包,然後找來好幾百個同伴,一起搬動螞蟻。
在螞蟻出沒的地方,我用手指畫一條線,螞蟻就迷失了方向,團團轉。隔好一會,才會找到來時的路。
看到螞蟻被捉弄的樣子,我笑得前仰後合。
我把這件事告訴母親,母親回應了一句:“這有什麼意義?”
是的,也就是這件沒有意義的事情,陪伴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
當我長大之後,再去做什麼,都沒有童年時的快樂了。
太多的人和我一樣,當到了中老年,就希望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意義,若是沒意義,就乾脆不做。
生活被柴米油鹽、賺錢、工作等,束縛得緊緊的,動彈不得。
到了很老的時候,人也會返璞歸真,因此察覺到,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也就是說,你儘管去做,不要求什麼結果。走了很遠的路,也沒有看到風景,那是沒有關係的,因為一路上你都很開心。
做了一件好事,但是沒有人感謝你,也沒有關係的,因為你這一天,都是善良的,內心有光。
在法律和道德範圍內,你想做什麼,就去做,結果一點都不重要,也不看誰的臉色,那就心情舒暢。
02
不求意義的人生,很輕鬆。
哲學家莊子,在妻子過世的時候,有說有笑,還敲打鼓盆,唱著歌。
他的朋友惠子來探望,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多年後,作家朱自清對莊子的行為,進行了解讀。
朱自清說:“整個人類只是一個地球上的一些碳水化合物,莊子所謂的馬體一毛,其實還是放大了看的。”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哪有什麼生老病死,人本來就是地球上的一些化合物,過世之前是如此,過世之後,也如此。
看透了生老病死,哪還有什麼看不透的呢?
莊子拒絕楚王的好意,不去做官;莊子看到朋友惠子做了相國之後,就遠遠地躲開。
他一直是普通人,還窮困,但是不見得他就活得不好。
當代思想家李澤厚還說:“中國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內心永遠是莊子。”
我們的身上,都有莊子的烙印,追求無憂無慮的生活,不要被“偉大、名氣、財富”困擾。只是定力不夠,到底被外物蒙蔽了眼睛和心靈。
一個人越成熟,越不會追求什麼人生意義。
他發現自己不是大人物;他發現自己努力折騰,也無濟於事;他開始接納人生的平凡,還允許自己身邊的 人,默默無聞過一生。
有和沒有,是一回事;得到和失去,是一回事;正確和錯誤,還是一回事。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有意義和沒有意義,還是一回事。
你對於世界來說是一縷風,沒意義,但是你卻是家庭的頂樑柱,意義重大。換一個角度看,沒有意義的人生,也是有意義的。這樣看,一切都可以坦然。
03
不再執念“意義”,你就能擁有世界。
叔本華還說過:“人生就是一團慾望,慾望滿足了就無聊,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最後的結果是死亡,一場空。”
但凡你執念的,都是來害你的。
你本來活得好好的,忽然發現身邊的人比自己更有錢,房子更大,兒女更聽話,名氣更大......你就悶悶不樂。
你因為比不過別人而焦慮,這都是你太在乎意義,帶來的惡果。
從前,楚王外出打獵,弄丟了一把弓。
楚王說:“不要找了,不管誰撿到,都是楚國人撿到了。”
孔子知道這件事後,進行了補充:“楚王應該這樣說,不管誰撿到,都是天下人撿到。”
握緊拳頭,裡面什麼都沒有,放開拳頭,世界就在你的掌心。
得不到的,算了;爭不來的,本來 不是你的;弄丟的,那就是應該給別人的;不夠完美的,瑕疵就是另一種美。
世界很大,但是沒有心那麼大。
04
是枝裕和在《奇跡》中寫道:“這個世界,需要無用的東西,什麼都要有意義的話,你會感到窒息的。”
人到晚年,該放手的放手,該吃就吃,該喝就喝,該說就說。不要活成刻板的樣子,不要因為誰對你有看法,就迎合別人,就鬱鬱寡歡。
小時候,我們是頑皮的風;人到中年,我們是熱辣滾燙的風;人老了,我們是輕柔的風。
如風的人生,來無影去無蹤,但是你不要擔憂,風過的地方,有青草低頭,有樹葉沙沙,這就足夠了。
這一生,什麼都會消失,乾乾淨淨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