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裝修不能單單考慮美觀性,還要從實用性出發。尤其是裝修小白,更不能一味跟風,很多設計師做的設計都是照抄照搬,看著好看,實則毫無生活體驗,實用性極差。
一、陽臺封落地玻璃
裝修時拆掉陽臺與客廳之間的推拉門,然後再把陽臺封上大面積的落地玻璃是很多設計師常用的手法,尤其是針對年輕人,更是極力推薦。其實這種做法並不實用,甚至可以說舒適感極差。
首先大面積的落地玻璃,雖然可以提升外景的視覺感,但實則將人與自然嚴嚴實實的做了隔離,原來陽臺的通風性大打折扣,甚至夏天悶熱難耐,室內空氣得不到很好的更換迴圈。
除此之外,很多網友反饋,大面積的落地玻璃窗造價很高,一個陽臺少則兩三萬,多則十幾萬的造價,著實是一項不小的開支。
二、衛生間做半高牆
很多人搞不清楚為什麼樣板房的衛生間做半高牆設計那麼好看,而自己學著做卻成了家裡最難看的地方,做完沒有幾個不後悔的。
其實樣板間是不住人的,飾品簡單好看,純粹是為了展示,而實際上等你入住了,瓶瓶罐罐往那一擺,抬頭就看見一堆物品,肯定不會好看,而且平時使用頻率很高,很難保持乾燥衛生,做成開放式的半高牆,確實不好看也不實用。
三、刻意做壁龕
有計劃做壁龕的朋友需要重新考慮一下,可以先問問裝修過的親朋好友,壁龕到底好不好用,再做決定。
很多人刻意去做壁龕,最終卻成了藏汙納垢的衛生死角,一個壁龕花了千把塊錢真不值當,用這三分之一的錢可以買到好幾個衛生間置物架,實用又不佔地方,這不好嗎!
四、追求大尺寸瓷磚(長邊>800mm)
裝修時大尺寸瓷磚是設計師和商家主推的材料,因為大尺寸瓷磚的利潤高(尺寸大,價格高點,使用者也能接受),然而買了大尺寸瓷磚的朋友大部分都會後悔。
首先,大尺寸的瓷磚價格基本上是常規尺寸的兩倍,再者鋪貼的人工費相較也高出不少,以100平方的房子為例,費用會高出10000元左右。如果高出的費用可以提升“顏值”的話,大家還可以接受,問題是沙發等傢俱一擺,實際效果卻沒有多大的提升,甚至有些生硬、尺寸與空間不匹配的感覺。
所以裝修的朋友沒必要追求大尺寸瓷磚,常用的800*800的瓷磚適用於90%以上的戶型方案,成本也相對較低。
五、定製講究大品牌
裝修時,每家每戶都要進行傢俱的定製,由於市面上大品牌的商家比較注重廣告行銷,更加“深入人心”,很多沒有裝修經驗的朋友都會選擇大品牌商家,殊不知多花了錢,產品品質還不一定過關。
其實,衣櫃等傢俱的定製主要在於板材和五金的選擇,只要能選擇到環保的板材和優質的五金,沒必要講究品不品牌,畢竟大品牌溢價嚴重,性價比很低,關鍵定製行業很多品牌都是工廠代生產,原材和生產工藝不一定過關。
所以第二次裝修的朋友都會在當地選擇一家小品牌工廠,材料任挑,生產透明(可參觀),生產週期短,服務效率高,還能省不少的錢。
六、重金買床架
人這一輩子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床上度過,裝修時在“床”上花點心思是無可厚非,可是很多人卻逐末棄本,重金買床。其實出發點是對的,實際操作時卻迷失了方向。
我們的床是由床架和床墊組成的,床架要結實環保就行,更重要的是床墊的選擇,千萬不能一門心思放在床架上面,而忽略了床墊的選擇。
床墊的選擇一定要謹慎,一般的床墊由面料、墊層和彈簧組成。面料就像是我們的貼身衣物,材料一定要好;墊層的選擇可以根據個人喜歡的軟硬程度選擇不同的材料,最好不要含有膠水;彈簧以獨立彈簧為首選,整個床墊最好選擇可拆卸式的,材料透明,面料可清洗。
七、客廳、床頭背景的製作
大家裝修時都希望能裝出效果,自己看著舒服,親朋好友來做客也有面子,那背景的製作怎麼可以少呢,於是什麼電視背景、床頭背景都整上了,入住沒多久就後悔了,之前感覺不錯的背景已經沒有那麼好看,感覺這大幾千塊錢花的一點都不值。
其實是要有效果和背景沒有直接關係,尤其是複雜的背景很容易過時,要想裝修出效果要重點,沒必要製作各種各樣的背景牆,應該重視色彩、軟硬裝的搭配,自然和諧的調子永遠不過時。
八、軟裝過度
裝修是一個滿懷期待和欣喜的過程,尤其是到了硬裝結束開始軟裝進場的時候,恨不得將自己喜歡的物品都搬進新家,往往造成空間擁擠,視覺混亂,哪哪都不舒服,就是說不出什麼原因。
其實軟裝一定要適度。沙發等傢俱的尺寸一定要根據空間尺寸進行購買,不能一味求大;裝飾品風格要統一,色彩切忌過多、品類過雜。
分享家居設計,傳遞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