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胸科醫院宣佈,由腫瘤科學科帶頭人、上海市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主任陸舜教授作為主要研究者(PI)發起的全球首個靶向GPC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本身CAR-T細胞療法C-CAR031治療晚期鱗狀細胞肺癌的臨床研究,已順利完成首例患者回輸。
突破實體瘤治療瓶
頸的"裝甲"技術
C-CAR031是由阿斯利康通過其先進的轉化生長因數-β受體II(TGFβRII)顯性負裝甲發現平台設計、並由西比曼生物在中國生產並聯合開發。其突破性體現在:
1. 雙重靶向機制:通過靶向GPC3高特異性結合腫瘤細胞(肝癌/肺癌等實體瘤中GPC3均有較高的表達),同時搭載TGFβ信號通路阻斷"分子盾",有效抵禦腫瘤微環境免疫抑制;
2. 臨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期待:西比曼生物在2024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公佈了的C-CAR031首次人體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IIT)的臨床數據,顯示了C-CAR031在經過多線治療的晚期肝癌(HCC)患者中(先前接受過1-6線治療)中可控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抗腫瘤活性[1]。
研究者寄語:
從"不可成藥"到"精準突破"
主要研究者陸舜教授表示:"這是一次極具挑戰性的創新嘗試——將靶向GPC3的新一代CAR-T技術應用於肺癌治療。首例患者的成功回輸驗證了臨床轉化的可行性,為既往PD-1耐葯、驅動基因陰性患者開闢了‘第三種武器’的可能性。隨著後續劑量探索和療效觀察的推進,我們期待能重塑晚期鱗狀細胞肺癌的治療格局。"
全球佈局與戰略合作
本專案依託上海胸科醫院肺部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際領先的平台資源,體現了三個關鍵創新維度:
1. 靶點破冰:首次將GPC3靶向CAR-T治療延伸至肺癌領域
2. 技術反覆運算:裝甲技術改造提升CAR-T在實體瘤微環境中的存活與擴增能力
3.跨國協同:整合阿斯利康專利框架與西比曼生物國際領先的GMP生產工藝開發能力,實現端到端技術閉環。
關於肺鱗狀細胞癌
據GLOBOCAN數據,2022年中國估計有1,060,600例新診斷的肺癌和733,300例肺癌相關死亡[2],非小細胞肺癌(NSCLC)佔所有肺癌的大多數(80%),其中20%-30%為鱗癌亞型[3]。儘管靶向治療與免疫治療革新了部分患者預後,但針對無驅動基因突變且PD-(L)1抑製劑以及含鉑雙藥化療后耐葯的晚期人群,臨床仍缺乏有效手段,五年生存率僅為6%[4]。
招募相關信息
招募物件條件為:
1、年齡18-75周歲。
2、經組織學或細胞學證實的不可切除的IIIB、IIIC或IV期(根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第8版進行分期)鱗狀細胞肺癌(組織學符合 2021 年WHO胸部腫瘤分類;按鱗狀細胞肺癌治療的腺鱗癌是符合條件的),排除淋巴上皮瘤樣癌(LELC)。
3、經中心實驗室IHC評估證實表達GPC3,可對存檔組織(如可用)進行檢測,但首選腫瘤標本是最近一次治療后的活檢樣本。
4、既往接受過不超過三線針對晚期/轉移性鱗狀細胞肺癌的系統性治療后發生疾病進展或對該治療不耐受的受試者。
5、ECOG體能狀態評分為0或1。
以上僅列舉部分主要標準,最終是否入組需由研究醫生完成相應評估后才能確定;參加本研究的患者朋友可能從研究治療中獲益,也可能會有一些風險,研究醫生將會進行詳細說明。
是否參加完全取決於您的意願。如果您有意向參加,請與研究醫生或臨床協調員聯繫,研究醫生將向您詳細地介紹本研究,並初步判斷您是否符合入選要求,即使您不願參加本研究,也不會受到任何不利影響,並將為您保密。
連絡人:CRC 金雅虹
聯繫電話:13774400559
書目:
[1].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38af6ab7e67aaab71a4481e855690358
[2].Freddie, Mathieu, Hyuna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2: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2024; 1-35
[3].Barta, J.A., Powell, C.A., and Wisnivesky, J.P. Global epidemiology of lung cancer. Ann.Glob. Health. 2019; 85, 8
[4].Garon EB, Hellmann MD, Rizvi NA, et al. Five-Year Overall Survival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Pembrolizumab: Results From the Phase I KEYNOTE-001 Study. J Clin Oncol 2019;37:2518-2527.
Like
Share
Popula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