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標準電動汽車售價低於老年代步車的時候,矛盾為何依然無解?
更新于:2025-04-14 14:31:53

請回答一個問題:

有多少司機不喜歡或害怕開車去到縣城和鄉鎮?

這裡沒有其他的意思,只是客觀上確實有一些司機不喜歡開車去這些地方;究其原因是交通管理往往不夠全面,道路秩序不夠理想。可以說在這些區域里時常能看到一些電動自行車或老年代步車在道路中間行駛,並且即便佔用機動車道還能做到渾然不覺,哪怕被其他車輛鳴笛提醒。

 

遇到這種情況總得萬分謹慎的駕駛,畢竟一旦與其發生交通事故則會非常麻煩;首先是這些車輛沒有保險,其次是車主的年齡普遍偏大。

於是就會造成即便是老年代步車擔責或全責,正常行駛的機動車一方也很難獲得賠償;即便通過法律途徑也很難讓肇事者得到應有的懲戒,因為70周歲以上可以豁免執行行政拘留,這就是網友們戲稱的“年齡越大,法抗越高。”然而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大漏洞,畢竟人的品行不以年齡來區分。

 

客觀分析

是買不起汽車嗎?

總有人把出現於公路上的隨心所欲駕駛的老年代步車的原因歸結為“買不起汽車。”

筆者始終認為這個說法完全不成立。

因為汽車的價格並沒有想像中的高,老年代步車的價格也絕沒有想像中的低;有一些車況尚可的二手汽車售價會低於一萬元,一到兩萬元即可選擇到不錯的代步汽車。而那些老年代步車的售價至少要一兩萬元,有些非常接近汽車的車型售價甚至要四到五萬元!可以說能買得起老年代步車的個人或家庭,其客觀上是買得起汽車的。

 

現在的汽車有多便宜?

如果不能接受舊車的話,新車也已經很便宜。比如近期綜合各級補貼之後售價不到一萬元的微型電動汽車里就有不錯的選項,比如五菱巨集光MINIEV、奔騰小馬等;當然想要以幾千元購得車輛還要有舊車才行,否則依然要兩萬元以上。可是還有像知豆彩虹這樣的角色,其提供的廠家置換補貼支援以三輪車、老年代步車置換,最高補貼9000元;甚至電動自行車也能最高補貼8000元,舊手機、舊家電最高也能補貼7000元……下一階段估計會出現用瓷盆都能置換的汽車。

這樣的汽車售價在1萬元左右起步,從購置成本的角度分析會有明確的結論:沒有理由再選老年代步車。

 

真實想法

為何標準可上牌的電動汽車售價比老年代步車還要低,可是老年代步車依然屢禁不止呢?

問題現在不出在產品之上,問題在於用戶的真實想法。

說穿了就是這些老年代步車的車主本就不想要接受交通法規的約束,其購置無牌照、無保險和無資質的老年代步車就是要不上牌、不上險和不用駕駛證——沒有了牌照的約束則能夠隨意違法駕駛,且違法駕駛的成本基本等於零——因為年齡大且“法抗高。”於是根本不需要考慮交通事故的理賠和定責——就這一堆,愛咋咋地。

 

現在還認為造成老年代步車公路亂象的原因是買不起汽車嗎?

想來邏輯思維能力正常的網友都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問題不在於出行交通工具的價格存在差異,而在於相應法規的執行力度不夠強;對於無號牌、無保險和無駕駛證的年輕司機和車輛而言,交警必定會查扣車輛並按照相應法規進行對應的處罰。所以基本沒有年輕人敢於在公共道路上使用這些車輛。反之,老年人使用這樣的車輛可以免除或降低處罰標準的話,這種行為是否等於“縱容”呢?

 

還是那句話:

人的品行不以年齡來區分。

曾經“放縱”老年代步車在公路上橫衝直撞,以至於現在想要一禁了之都很難。那麼同理,如果在公路這種公共場所違反交通法規可以被一定程度“豁免”的話,以這些老年人的認知是否會想到其他的違法犯罪行為也可以去嘗試呢?畢竟違法犯罪的成本可以用年齡來沖抵一部分,於是“老年人犯罪率”將會難以預測。所以對於明顯屬於交通違法行為的老年代步車應當予以禁止,對於司機也應當處於相同標準的處罰;否則未來的“馬路殺手”大概率會是“銀髮殺手。”

文末再給汽車司機們講一個知識點:

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不用擔心,只要車輛有商業車險即可採用“代位賠償”功能;讓保險企業墊付車輛損失,後續也只需要由保險公司去與肇事者追償。

現在買車必須純電啊
現在買車必須純電啊
2025-03-25 23:43:26
買車我選純電
買車我選純電
2025-03-25 23: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