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or增程,對比就一目了然
更新于:2025-04-14 11:36:41

在新能源汽車的賽道上,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與增程式技術路線的爭議不斷,而在3月底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關於“增程式技術更具優勢”的言論,更是引發行業對兩種技術路線的深度探討。從實際而言,從技術、市場、政策等多維度審視,插混技術展現出獨特魅力與廣闊前景。

技術層面,插混融合純電驅動、發動機直驅、串聯與並聯四種模式,技術複雜度遠超增程式。它涉及發動機研發、多檔DHT變速箱調校以及動力系統協同控制等高難度技術,研發門檻極高。插混模式可靈活切換,低速用電經濟高效,高速直驅減少能量損耗,急加速時並聯提供強勁動力,全場景綜合效率更高。比亞迪秦PLUS DM-i在高速直驅模式下,油耗低至4L/100km ,比增程式車型節油15%-20%。同時,在相同硬體配置下,插混車型並聯模式能實現發動機與電機雙動力疊加,零百加速比增程式快30%,虧電狀態動力衰減小,安全性更高。而且,插混雙動力源設計在安全上更具冗餘,即便一系統故障,車輛仍能行駛。

成本與規模化方面,插混雖前期需投入高額研發攻克多檔DHT技術,但電池容量較小(15-20kWh)。隨著規模化生產,邊際成本下降空間大。比亞迪通過垂直整合供應鏈,已將插混車型價格下探至10萬元區間,以高性價比吸引大量家庭使用者。2023年,比亞迪插混車型銷量突破百萬輛,彰顯其市場競爭力。

政策上,中國新能源補貼政策向插混傾斜,歐洲也通過嚴苛碳排放法規倒逼車企選擇插混路線,因為插混能通過優化動力分配,實現更低油耗與碳排放,更符合環保趨勢。

從市場定位看,插混憑藉“性價比+全場景適用性”,以10-20萬元價格帶覆蓋家庭使用者,滿足城市通勤與長途出遊雙重需求,完美契合大眾市場。而增程式主打高端市場,依賴大容量電池,受原材料波動影響大,且高速能耗高、動力和安全性能存在短板。

當然,插混技術也面臨挑戰,如前期研發成本高、技術難度大等。但長遠來看,插混通過普及多檔DHT提升高速直驅效率,深度融合智慧能量管理系統實現“場景自適應”動力分配,技術優勢將不斷擴大,在新能源轉型進程中,插混技術的綜合優勢會讓其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代表作者,與網上車市無關,如有來源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可通過郵箱與我們聯繫,郵箱位址:marong@cheshi.com

春季踏青神車來了!
春季踏青神車來了!
2025-03-28 11: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