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嫌棄的脂包肌,才是最好的身材!
更新于:2025-04-14 09:56:59

長久以來,「精瘦」是主流審美里的好身材代表,幾乎沒有脂肪但肌肉稜角分明的身體,代表了刻苦訓練、潔淨飲食且高度自控的生活習慣。

是社交圈裡的頂級精英、是愛情小說裡的頂級獵手,無數人心中健康又自律的具象化存在。

相對的,「脂包肌」就不那麼招人待見了。

圖片來源;網路 + 自己做的

在社交平臺里,脂包肌是一種退而求其次、需要接納、自我和解的狀態。

在頂尖運動賽場上,脂包肌運動員們也會因為不夠「精瘦」而被開玩笑是「小胖」,被評價「太壯了沒有美感」。

比如國乒大將樊振東、孫穎莎,羽毛球健將梁偉鏗,網球女子單打世界排名第一的薩巴倫卡等等……好身材潘展樂因為沒有八塊腹肌也被評論區教育。

圖片來源:網路

有力的胳膊被調侃為麒麟臂,強有力的腰腹核心被嫌棄說 H 腰不好看、健壯有力的大腿被吐槽說太粗,寬闊有力的肩背、健壯的小腿被人詬病……

圖片來源:評論區截圖 + 網路

說真的,脂包肌可能不符合大部人的審美,但從健康和功能性的角度來看,那真是:棒極了!

而且有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都證明:

脂包肌,是老天爺欽定的人間最佳身材!

研究發現:

脂包肌,才是最抗病的身材

重要事情說前頭:脂包肌不是胖!脂包肌不是胖!脂包肌不是胖!

脂包肌看起來比較大隻,是因為同時有一定量的肌肉和脂肪,只是肌肉都藏在了皮下脂肪里,日常放鬆狀態下難以察覺,因此常常被誤解。

但其實只要略微使勁,就能讓肌肉顯形,不信看👇

脂包肌:戰績可查!(暗暗使勁,努力吸氣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過胖和過瘦都是不健康的,而脂包肉正好處於二者中間:

高品質的肌肉讓人少得大病[1,2],適當的脂肪讓人更抗病,而脂包肌二者兼顧,這其實是一種好事佔盡強強聯合的最佳狀態。

想必大家最近多少都刷到過這樣的言論:

真進了 icu,胖子拿肉抵,瘦子拿命抵;身上的肉是救命的,肉是對抗疾病的資本。

ps:這裡的肉是肌肉和脂肪都要有,沒有肌肉、純脂肪的話,那長期來看是不健康的。

圖片來源:網路

沒錯,說得有道理。

在生病時,肌肉能幫助身體更高效地調動身體資源對抗疾病。

而脂肪是人體最大的能量倉庫,尤其在疾病或禁食期間,脂肪分解可提供持續能量,避免身體因能量耗竭而崩潰。

一項來自《國際肥胖雜誌》上的薈萃分析指出,在 35 項佇列研究中,體脂率和脂肪量與全因死亡風險之間存在「J」型關聯,體脂率為 25% 時全因死亡風險最低[3]。

另一項匯總分析中,也有類似結論:體脂質量指數與死亡率之間存在「J」形關聯,體脂質量指數為 6 左右時死亡率最低[4]。

圖片來源:文獻

ps:體脂質量指數 = 體脂品質(kg)除以身高為米的平方(kg/m2),比如 1.6 米的個子,對應最低死亡率的體脂品質是 15.36 公斤左右。大家可以換算看看自己身高對應的最佳體脂量是多少。

圖片來源:文獻

有肌肉又有脂肪的脂包肌,aka 大型人體充電寶,身體底子厚,健康又長壽。

而脂包肌的好處還不止如此。

脂包肌,更抗老!特別是女性

運動顯年輕、肌肉抗衰老,這點毋庸置疑(此處省略一萬字。

單方面宣佈 2025 運動抗衰的標杆人物是:慶奶!

圖片來源:網路

但對於脂肪,人們的態度就比較微妙了。

脂包肌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再減減脂就完美了。瘦點更好看,皮貼骨顯年輕。

很多人也會因此動搖,要不,試試?

女歌手霉霉在採訪中提到自己會因為小肚子而感到焦慮,需要靠節食挨餓保持「瘦」。

圖片來源:網路

不要啊,千萬不要啊!

脂肪組織是雌激素合成的重要場所,體脂率過低會導致雌激素水準下降[5]。

雌激素過低,膠原蛋白生成缺少了一大助力,皮膚會逐漸喪失彈性和水分,乾燥和皺紋就更容易悄悄爬上臉。

臉上脂肪少了沒了,皮膚支撐力下降,加上減脂需要嚴格控制飲食,一旦營養跟不上,也會影響膠原蛋白生成,反而更容易鬆垮顯老。

黃色部分,為面部主要脂肪組織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雌激素缺乏,還會加速骨吸收,減少骨形成,增加骨質疏鬆和骨折的風險[6]。

再加上月經不規律、潮熱出汗、失眠易怒、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增加。

即使有肌肉加持,體脂過低也依然影響女性身體健康[7]。

極低體脂和增肌增重后對比,明顯右邊增重后看起來更健康,歌手本人也認可。

圖片來源:網路

咱就是說,女性朋友真的要長點肉啊!肌肉和脂肪都要長!

有肉,才顯年輕,才老得慢!

脂包肌,更強大、更有活力

回到開頭的例子,為什麼有些運動員看起來壯壯的,並沒有明顯的肌肉線條?

當然是這樣更有利於運動表現啦!(大部分哈🐶)

比如在足球、橄欖球、籃球等傳統對抗性運動中,往往需要運動員有爆發力、更不易疲勞、有超長續航能力,這就需要肌肉和脂肪並存。

乒乓球,也很需要下盤穩定、核心有力、身體爆發

圖片來源:網路

肌肉量與絕對力量正相關,適度脂肪可提供能量儲備和運動保護。不然一場比賽兩三個小時,高強度對抗中沒點肉怎麼能扛得住?

尤其是扇對方一球的時候

圖片來源:網路

劇烈的撲摔爭搶中,強大的脂包肌就是一種壓倒性的優勢。

脂包肌 aka 人類最強戰鬥形態!

圖片來源:網路

即使在需要對抗重力的運動中,也有同樣觀點:

Being light does not mean being strong。

目前最優秀的攀岩女子運動員大魔王 Janja 也一直倡導運動員不能過瘦。

圖片來源:網路

可能有些人會說,普通人又不是運動員,不需要那麼強大的身體素質,普通人脂包肌就是不自律,吃多了。

才不是呢!

脂包肌的核心是肌肉,是肌肉就需要規律運動、刻苦鍛煉,脂包肌付出的努力不比別人少。

再者,運動增肌本身就需要足夠的營養補充,太苛刻飲食、過度少吃反而是一種透支健康的行為。

咱脂包肌,舉起的每一塊鐵,吃下的每一粒米,都轉換成好肉傍身,營養好吸收好身體好,血條超厚更能扛事。

圖片來源:網路

寬闊有力的肩膀和臂膀,能扛水扛米扛病扛壓力;

穩定的核心和紮實的大腿,不容易骨折不容腰痛,能跑能跳走遍天下都不慌。

脂包肌,就是老天爺欽定的最佳身材!應該為它感到驕傲!

有錢人的穿衣鄙視鏈
有錢人的穿衣鄙視鏈
2025-04-11 02:25:32
vivo的下一個十年算盤
vivo的下一個十年算盤
2025-04-11 08: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