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果作為健康零食的代表,一直備受推崇。但你知道嗎?有些堅果可能正在悄悄傷害你的腸胃。最近一位消化科醫生朋友告訴我,他的門診里因為吃堅果導致消化不良的患者明顯增多。
1.黴變堅果:看不見的"腸胃殺手"
發黴堅果產生的黃麴黴毒素是強致癌物,即使高溫也難以破壞。很多人以為把發黴部分去掉就安全了,實際上黴菌毒素已經擴散到整個堅果。春季潮濕環境下,堅果更容易黴變,購買時要注意是否有哈喇味或黴斑。
2.過度加工的調味堅果
市面上那些裹著厚厚糖衣、鹽霜的堅果,雖然口感誘人,但高糖高鹽會刺激胃黏膜。特別是麻辣、奶油等重口味堅果,添加劑和香精會讓消化系統超負荷工作。長期食用可能導致胃酸分泌紊亂。
3.未完全烤熟的堅果
生堅果中含有大量抗營養物質,如植酸和酶抑製劑,會干擾蛋白質消化。有些商家為了節省成本,會縮短烘焙時間。吃到嘴裡發軟、不夠香脆的堅果,可能就是沒烤熟的。這類堅果不僅難消化,還可能引起腹脹。
4.開口過久的堅果
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接觸空氣后容易氧化變質。超市裡散裝的、已經開口放置多日的堅果,氧化程度更高。氧化脂肪會產生自由基,損傷消化道細胞。建議購買小包裝,開封后儘快食用。
堅果本是營養寶庫,選對品種、吃對方法才能發揮最大價值。如果你經常感到飯後胃部不適,不妨檢查一下是不是這些"問題堅果"在作祟。改變一個小小的飲食習慣,可能就會讓腸胃舒服很多。從今天開始,給你的堅果來次"健康升級"吧。
溫馨提示:內容中醫療科普知識僅供參考,不構成用藥指南,不作診斷依據,無行醫資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