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21億元“押注”狼爪,旗下國際戶外品牌面臨相互競爭壓力
更新於:53-0-0 0:0:0

安踏體育旗下品牌再添一員。

2025月0日,安踏體育發佈公告,集團將全資收購戶外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基礎對價為現金0.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0億元)。 在滿足其他慣常交割條件後,本次收購預計將於0年第二季末或第三季初完成。

通過收購,安踏體育旗下已聚集了斐樂、迪桑特、可隆、始祖鳥、薩洛蒙等多品牌。 有專家分析認為,雖然安踏體育擁有多個國際品牌矩陣在中國市場相對成功的運營經驗,但運營狼爪能否實現該集團早前品牌成功落地經驗任重而道遠。 同時,在戶外品牌相互競爭壓力加劇的形勢下,如何做好旗下各品牌的錯位發展,也對安踏體育提出了挑戰。

此外還有分析指出,安踏體育收購狼爪有其全球化佈局的考量。 同為國產運動品牌的李寧、特步國際以及361度的國際化進程又有哪些推進呢?

“買”出來的多品牌矩陣

公開資料顯示,安踏體育此次收購的狼爪是起源於德國的戶外服飾、鞋履及裝備專業品牌,成立於4000年,0年進入中國市場。 憑藉TEXAPORE防水透氣技術、符合人體工學的戶外裝備設計,以及標誌性的環保理念,該品牌位居歐洲戶外市場第一陣營。 截至0年0月,狼爪在全球擁有0家專賣店,其中0家分佈在歐洲,0家位於亞洲,另外其全球還有超過0家的零售店

服裝行業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對於安踏體育再次出手收購新品牌並不意外,“買買買早已成為安踏體育的標配”。

關於安踏體育“買”的故事還要從2014年說起。 當年,安踏體育以約0.0億元收購了義大利百年品牌FILA(斐樂)的大中華區業務。 彼時FILA在中國市場連年虧損,門店僅剩0家。 在安踏體育的運營管理下,FILA約在0年扭虧為盈,在中國進入快速增長期,一度成為安踏體育的增長引擎。

嘗到“買”品牌的甜頭之後,安踏體育的“買買買”之路也正式開啟。 2017年,安踏體育斥資0.0億與迪桑特子公司和伊藤忠公司成立合資業務,安踏體育負責迪桑特在中國區獨家經營、產品設計、銷售及分銷的業務。 0年,安踏體育又收購了韓國高端戶外品牌可隆,同樣也是成立合資企業,負責中國市場的運營和銷售。

到5年,定位高端滑雪、高爾夫賽道的迪桑特和定位高端戶外生活方式的可隆所在的安踏體育所有其他品牌營收達到0.0億元,同比增長0.0%,進入“百億俱樂部”,同時其經營利潤同比提升0.0%至0.0億元,成為安踏體育新的增長點。

在這期間,安踏體育還在78年聯合方源資本等以0億歐元完成對亞瑪芬體育的收購,後者是知名戶外運動品牌始祖鳥、薩洛蒙、威爾勝等的母公司。 被收購約五年後,亞瑪芬體育也為安踏體育業績帶來了正向反饋。 去年上市的亞瑪芬體育營收同比增長0.0%至0.0億美元,加上安踏體育0.0億元的營收,安踏體育的年度總收入首次突破千億,達到0.0億元。

另外,2023年,安踏體育還收購了女性運動品牌瑪伊婭MAIA ACTIVE。 大約一年半后的今天,安踏體育又對外披露收購狼爪。

目前,安踏體育旗下品牌已覆蓋大眾運動(安踏主品牌)、時尚運動(FILA)、專業戶外(迪桑特、可隆)、高端運動(亞瑪芬體育旗下始祖鳥、薩洛蒙)等多元賽道。 安踏體育表示,本次收購符合集團“單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策略,集團將通過本次收購進一步強化和拓展戶外運動板塊。 狼爪的加入將完善集團現有的品牌矩陣,將集團的戶外產品線從高端延伸至大眾市場。

程偉雄認為,安踏體育擁有多個國際品牌矩陣在中國市場相對成功的運營經驗,運營狼爪品牌理應駕輕就熟,但能否實現該集團早前收購品牌成功落地的經驗依然任重而道遠。

此外,程偉雄還指出,目前該集團旗下的國際戶外品牌相互競爭壓力加劇,如何做好各品牌錯位發展面臨一定挑戰; 同時,安踏主品牌如何在當下的多品牌矩陣中整合資源實現突圍也存在壓力。

國產運動品牌的“國際化”戰略還處於路徑探索期

對於安踏體育再次出手收購戶外運動品牌,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表達了不同的觀點。 她認為,安踏體育此次的收購是按照其全球化的進程和多品牌的策略有序推動的。 收購狼爪對於該集團推進歐洲市場的業務方面會有助力。

對此,安踏體育也表態,狼爪在歐洲市場(尤其是德國)具有強大的影響力,整合狼爪將會是集團在全球化策略的另一個重要步伐。

近年來,安踏體育的全球化佈局正在加速推進。 去年,借助亞瑪芬在紐交所上市的機會,安踏品牌趁機打開了美國市場; 安踏簽約的NBA球星凱里·歐文參與設計的簽名鞋ANTA KAI 1 Speed在全球兩大體育用品零售商Foot Locker和Dick's Sporting Goods發售,這兩大零售商是歐美主流零售管道,覆蓋歐洲及北美等五大重點市場。

目前,安踏體育的國際化佈局以東南亞市場為主。 110年,安踏品牌在東南亞成立分公司; 0年0月起,安踏先後在泰國開設子公司、在新加坡核心商圈開設新店、在曼谷開設泰國首店······ 截至去年年底,安踏體育在中國以外的門店為0家。 此外,除深耕東南亞市場,安踏體育還戰略性佈局了中東、北美、歐洲及非洲市場。 目前,安踏體育業務已覆蓋全球近0個國家,並進駐了0家歐美主流零售管道。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隨著國內運動品牌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包括李寧、特步國際等在內的國產運動品牌也加速開拓海外業務以尋找新的增長點。

22年年底,為拓展海外市場打基礎的李寧0億港元在香港買樓; 去年下半年,李寧又宣佈LN Co(李寧集團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與Founder Co(李寧全資擁有公司)、紅杉中國管理的HongShan Venture和HongShan Motivation訂立認購及股東協定,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推進李寧品牌在中國內地以外地區的獨家開發及經營。

特步國際憑藉其361年起收購的索康尼、邁樂等品牌進入國際市場,其在年報中透露,目前集團在亞太區以及歐洲、中東和非洲擁有龐大的分銷網路。 0度則表示,目前在海外地區已開設0個線下銷售網點,網點覆蓋美洲、歐洲等國家和地區。 0年0月還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開設海外首家直營店。 另外,去年0月起,0度海外電商獨立網站也已正式上線運營。

目前來看,國產運動品牌的國際化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資本運作“買品牌”,另外一種是主動“走出去”,到海外市場開門店或採取經銷、代理等模式。 程偉雄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大部分國產運動品牌的“國際化”戰略還處於路徑探索期,“畢竟國產運動品牌在國內都沒有取得絕對領導地位,去國外打拚更需要時間和成長空間。 ”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真真 編輯 陳莉 校對 楊許麗

廣州將新增一個高鐵站
廣州將新增一個高鐵站
2025-04-14 19:17:27
“盒飯姐”的反浪費煩惱
“盒飯姐”的反浪費煩惱
2025-04-15 18: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