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最近,徐克導演,肖戰主演的《射雕》差不多上線流媒體了,這片在2025年春節檔裡口碑和票房都表現比較一般,它本身也沒有什麼好寫的,而因為導演是徐克,粉絲也會說這電影像當年《蜀山傳》一樣,什麼被低估了。
我們今天就來寫寫《蜀山傳》吧,這部電影在國內網路上一直有個說法是:仙俠片巔峰。
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蜀山傳》當年上映口碑只能說一般,而票房是慘敗的,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後續。這電影2001年上映的,到現在差不多24年了,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看待這部電影呢?到底是低估了還是高估了?
我個人認為既沒有低估也沒有高估,如果硬要說最大的問題,大概是後來仙俠片太爛。
《蜀山傳》除了美學和特效在中國仙俠片里獨樹一幟(後面仙俠片太爛),這電影無論本身質量還是水平確實很難說非常優秀,唯一可惜就是它在當時是商業大片,因為商業上面的失敗沒有後續,斷了香港仙俠片系列的路。
(大概就像徐克的《倩女幽魂》系列,黃飛鴻系列那種情況)。
徐克的《蜀山傳》,還有83年有一部《新蜀山劍俠傳》,都是改編自還珠樓主的仙俠小說《蜀山劍俠傳》,這本小說是仙俠巨著,後期乃至現在的仙俠修真小說,有很多都借鑒了這部小說裡面的設定。
《蜀山劍俠傳》因為粉絲底數龐大,徐克導演將要將這部小說拍成電影的消息一經放出,就引來了大量的關注,所以這部電影的宣傳是不需要擔心的,本身就很受關注。 那為什麼《蜀山傳》票房不佳?真的是觀眾不行嗎? 當然不是, 《蜀山傳》的特效是請《星球大戰》的特效團隊做的,這是當時最好的特效團隊,所以特效方面沒問題,這也是《蜀山傳》最大的優點所在。劇情方面有原著《蜀山劍俠傳》兜底,理應也不會出錯。
不過,這部電影遇到了與當前的網路小說改編電影一樣的問題,那就是改編劇情會不會被原著粉絲接受,《蜀山劍俠傳》的粉絲在當時太多,對劇情非常熟悉,亂改絕對會被噴,而這部《蜀山傳》的問題就出在劇情上。
在原著粉絲看來,《蜀山傳》改編的劇情沒有達到他們心中的高度,屬於瞎雞兒亂改。而沒有看過《蜀山劍俠傳》原著的觀眾,因為不知道劇情走向,不瞭解原著人物關係,電影中的進度又太快,導致他們一腦袋問號,根本搞不清自己看的是什麼,劇情到底要講什麼。
《蜀山劍俠傳》作為一部仙俠巨著,裡面的設定和人物是非常多的,彼此關係複雜,根本就不是一部電影的時間能夠講完的,如果徐克導演當初有資金能夠將《蜀山傳》分成一個系列來好好將故事講好,那它無疑會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仙俠經典。
《蜀山傳》最大的問題大概就是沒有拍成三部曲 ,至少可以拍成三部曲,第一部可以講仙魔第一次大戰,幽泉被打到血穴結束,幽泉後面將會變強復活留下後續,第二部可以講赤屍奪舍丹辰子,峨眉山被攻陷結束,廉邢開竅正道重獲希望而留下後續,第三部就是正道崛起仙魔決戰。
過程中把細節講清楚,劇情補充充實,這樣的話肯定比復聯四部曲都有意思。
這個先拍玄天宗入門和孤月的故事,其中帶著峨嵋青城的支線歷練打怪劇情,認主日金輪,到孤月被殺,玄天宗日月金輪陰陽大圓滿突破元嬰期結束。再拍丹辰子帶藝投師力壓天雷雙劍成為大師兄,累劫奇遇獲天龍斬成為峨嵋內定的下任掌門,等等熱血爆米花劇情,再拍天雷雙劍的故事。
如果有徐克那個技術,再能拍個電視劇就更爆炸了。整個故事分為崑崙被滅,玄天宗成獨行俠。兩百年後幽泉再臨。開局就爆個高潮。被打退後,設計開血穴。拍個兩三集。然後決定天擊雷炎合體,過程中可以展開,夾雜峨眉弟子日常,Yamashita 凡人女求仙。
丹辰子守血穴,和花妖的日常溫馨,到花妖是赤屍奪捨的反轉。完全能拍出個五六集。接著天擊雷炎合體失敗,長空無忌轉世出現,白眉要飛升。丹辰子接管峨眉。和五臺山等門派的商議。再拍個幾集交代清楚。再來赤屍派人偷襲峨眉,擄走李英奇,峨眉分崩離析。
到後來的進血穴,找到南明離火,領悟重生等力量,滅赤屍丹辰子,決戰血魔等。完全可以拍出個二十多集電視劇。這麼多元素集中一部電影裡,太擁擠了。不是劇情不好,是很多精彩的劇情一句話就過去了。
《蜀山劍俠傳》這個IP真的非常好,裡面的設定和劇情都非常超前,非常值得開發,可惜現在好像都沒有完全開發。我覺得雙劍合璧呈現的特效效果很有創意,首先天雷雙劍是像絲帶或者光柱一樣的,初次看覺得很奇怪,但是考慮到作為法寶仙劍,概念與凡劍不同,就很能理解了並且覺得有味道了,李英奇攜天擊劍救場蜀山秒全場時,天擊劍響噹噹的名頭,表現卻只是軟綿綿的粉紅霧帶。
不過,這正好與秒全場的威力形成強烈反差,更凸顯了法寶的高深莫測的威能,還凸顯了李英奇仙女的氣質,當天雷雙劍成功合璧後,特效由線狀變成了立體,多邊形的特效。一開始覺得很掉格,不過換個角度也能想得通,作為能對戰boss的絕招,雙法寶的合璧一定要產生“質變”、“升維”的感覺。
而從一維的“線狀”變成多邊形的“團狀”,就很有創意了
一開始有個水墨畫兩人對立在山巔之間的剪影,也特別符合中國武俠仙俠的意境美,而且蜀山傳想像力太絕了,並不是現在的仙俠古偶一樣好像西幻元素或者倭風,蜀山傳非常純粹中國風的。武器設計的都各有特色很有趣。
還有一個張柏芝那個師父和鄭伊健的徒弟,其實這個崑崙派每一代只有一個師父一個徒弟,因為功法問題徒弟永遠會愛上師父,然後死掉會轉世再一次進入崑崙派變成新的輪迴,其實這個門派就倆人一直在那循環轉世重複往來,武器也是配套的日月經輪,真的很有趣腦洞特別大的設定。
結尾最後說已經等了你兩百年,再來兩百年又何妨。
就像天擊、雷炎雖然名字莫名其妙,但天擊出手是一條紫色的彩帶,又像一條龍,它真的就像我們心目中的那把紫鄖劍,矯若遊龍;青索,青虹經天,與游龍相得益彰; 修仙世界,白眉飛升,子怡拜師,其實就是《蜀山劍俠傳》中的三個世界,飛升后的靈空仙界,與下界的交流只能通過禱告與展示神蹟來體現。
峨眉、五台與幽泉的鬥法,是《蜀山劍俠傳》濃墨重彩去描寫的修仙世界,而章子怡所飾演的凡人小姐姐因為目睹父親和人間大軍的覆滅,決意修仙,拜上峨眉,則是《蜀山劍俠傳》世界觀的縮影。
李英瓊、周青雲、周雲從、李寧、周群等等,莫不如此。
徐克其實是試圖在那部一個多小時的電影裡面展示仙界、修仙界、人界之間的互動轉換,展示仙與魔之間的你爭我奪,佛道的攜手抗魔等等。但徐克《蜀山傳》毫無疑問先天不足,影片中正邪大決戰和男女主角的困境簡直風馬牛不相及,不得不靠時間線強行捏合,。
蜀山原著裡的邪派三巨擘,軒轅法王從未出手,哈哈老祖僅在開府側面描寫出場一次,只有對亓南公是筆墨飽蘸。 因為亓南公身上可以鋪墊、牽扯很多人和故事,不需要勝負生死一戰決之。軒轅、哈哈二人是徹頭徹尾的大反派,沒有任何道德設定和情節延宕的餘地,鬥法設定又更加粗線條,真正寫來,回合會是相當簡單、無趣。
正派長幼群仙也沒有什麼修行的困境之類,徐克只能後天腦補,不得要領,便是魔改。 而且《蜀山傳》畫風過於偏暗,很多元素,如幽泉的造型cos吸血鬼伯爵,群妖攻打凝碧崖這段可以說是全書前面的高潮。
【每日三十次風雷擊山】電影裡只有幾個酷似異形的小怪在刷存在感【這些偏西方的元素,所以並不能完全算是東方仙俠】
最後,雖然《蜀山傳劇情》太亂,內容太多,導致很多觀眾看不懂,這也是它當時票房失敗的原因,但是我認為它是有拍出仙俠的精髓,沒有那麼多西幻元素,也沒有那麼多假裝是中國古風的倭風,武器設計也很有想像力而不是清一色的劍型。
包括演員大部分也有專門對應自己武器的動作設計這一點我非常喜歡,這些在最近幾年的玄幻/仙俠元素里很少見到,都是差不多的動作無論武器是什麼。 還有一點是仙俠世界觀,正道門派的精神,尤其是主角們的精神這一點也是仙俠的精髓。
修士也是從人過來的,七情六欲個人私心不是不能有,而是他們知道什麼叫大義與大愛,雖然心有不捨卻不會過分被私人情感左右,被奪舍前丹辰子就和男主玄天宗約定誰墮落另一個就幫他解脫。
最後男主在丹辰子要求之下也是果斷出手,這就是仙俠吧。
所以,大家懷念《蜀山傳》並不是它多好,而是後來仙俠片太爛,一部拿得出手的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