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肥種植“種”出“生態科技範”
更新于:2025-04-13 10:07:45

本文轉自:蘇州日報

在這個家庭農場,技術加持下,山黧豆、油菜、二月蘭既是景也是肥——

綠肥種植“種”出“生態科技範”

《蘇州日報》2025年04月13日 A01版

  □蘇報記者 陸曉華

  這個季節,走進太倉福田家庭農場,箭筈豌豆、山黧豆、油菜、二月蘭、蠶豆等綠肥作物在梨樹間茁壯成長,構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休閒農業畫卷。

  “綠肥不僅是土壤的‘營養師’,更是休閒農業的‘美學設計師’。”蘇州市農業科學院現代都市農業研究所負責人陶玥玥博士說。在蘇州農科院團隊的技術指導下,太倉福田家庭農場正以“綠肥+科技賦能”為核心,探索都市休閒林果的綠色智慧發展新路徑。

  太倉福田家庭農場負責人陶煜東說,去年秋季,蘇州農科院團隊指導農場科學規劃佈局綠肥種植,將箭筈豌豆、山黧豆、油菜、二月蘭等綠肥與梨樹科學搭配,打造“春賞繁花、夏摘金果”的農旅體驗。

  綠肥種植帶來了什麼?

  陶玥玥介紹,一方面,綠肥種植本身具有較好的營養價值。豆科植物通過根系為根瘤菌提供碳水化合物作為碳源和能源,而根瘤菌則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氨,供植物吸收利用。同時,綠肥作物具備多重生態功能:箭筈豌豆與蠶豆的根系能分泌有機酸,溶解土壤中難溶的鈣、鎂、磷鹽,提升養分利用率;山黧豆和油菜的深根系可疏鬆板結土壤,改善透氣性;二月蘭則通過密集生長抑制雜草,降低管理成本。“綠肥翻壓後形成的腐殖質還能絡合重金屬,降低其活性,從源頭保障果品安全。”陶玥玥說。

  另一方面,綠肥種植與觀光農業的深度融合,又扮靚了“美麗經濟”。春日酒店,二月蘭紫、油菜金黃與梨花白交織成天然畫卷;盛夏,枝頭掛滿綠色梨果,笑迎採摘客。綠肥花期與果樹物候精準銜接,實現農業休閒觀光經濟與生態功能雙贏。

  在太倉福田家庭農場,綠肥種植還融入了數位科技力量。

  通過物聯網技術,農場實現對土壤濕度、養分含量的實時監測,精準調控綠肥種植與翻壓時機。“我們利用感測器網路收集土壤數據,結合綠肥生長模型,確定最佳翻壓時間,確保綠肥養分充分釋放。”蘇州市農業科學院現代都市農業研究所李瑞博士介紹。此外,他們還引入無人機搭載多光譜相機,結合便攜式地物光譜儀監測綠肥生長狀況,通過遙感技術分析植被指數,提前發現生長異常區域並採取針對性措施。

  “科技賦能讓我們能更科學地管理果園,讓綠肥種植更加精準高效,提升果園果品品質。”陶煜東說。

  陶玥玥表示,接下來,蘇州農科院團隊將和農場一起繼續探索綠肥與數位科技、休閒高值的結合,為發展觀光休閒、生態綠色等都市現代農業,助力農業綠色轉型與鄉村振興探索路徑、貢獻力量。

春耕進行時
春耕進行時
2025-03-26 00:44:27
春日童心種希望
春日童心種希望
2025-03-26 05:54:29
蓄水保水助春耕
蓄水保水助春耕
2025-03-26 06:05:53
開足馬力忙生產
開足馬力忙生產
2025-03-26 12:22:00
詩意二月天
詩意二月天
2025-03-26 12:36:22
春耕里的科研試驗田
春耕里的科研試驗田
2025-03-26 1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