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齊思鈞在生日直播中公佈了自己寫的新書《喂,你好嗎》,並且首次公開自己在2022年確診雙相情感障礙的經歷,引發熱議。齊思鈞稱自己服用了一年的雙相情感障礙藥物,同時進行了為期大概兩年半的心理諮詢。
他表示:“一切都過去了,我經歷過來了,一切都在向好。現在是以一種非常輕鬆的態度講述這件事。”齊思鈞稱希望大家不要過於緊張,一起正確看待。
齊思鈞,本名齊岱澤,1994年4月13日出生於山東泰安,一級播音員主持人,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2016年,齊思鈞被芒果娛樂簽下成為湖南衛視的電視節目主持人。
“雙相”是什麼?
“雙相”的全稱為雙相情感障礙,又稱躁鬱症,是一種躁狂和抑鬱交替發作的情感疾病。患者會長期受到情緒反覆的折磨還有自殘、自殺的風險,因其有抑鬱發作的典型特徵,常被誤診為抑鬱症,但實際上它卻比抑鬱症更可怕,雙相情感障礙包括雙相Ⅰ型障礙和雙相Ⅱ型障礙兩種,雙相Ⅰ型障礙是指至少有過1次躁狂發作和反覆發作重性抑鬱,而雙相Ⅱ型障礙是指反覆發作的重性抑鬱和輕躁狂。
雙相情感障礙有哪些特徵?
有抑鬱和躁狂的表現
抑鬱發作時,悶悶不樂,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渾身乏力,思維反應遲鈍,自怨自艾。
躁狂發作時,心情愉悅,思維活躍,口若懸河,精力充沛,衝動易怒。
伴有睡眠障礙
抑鬱伴發的睡眠障礙:入睡困難、早醒白天感到疲乏。
躁狂伴發的睡眠障礙:睡眠需求減少,感到精力充沛,工作、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抑鬱表現持續兩周以上或躁狂表現持續一周以上
職業、社會功能明顯受影響
不能好好學習、工作,與他人交往困難等。
天才病?
危害極大,別輕視
輕躁狂狀態的確能激發創造性。
患者處於輕躁狂狀態時,思維敏捷性高,工作效率和創造性會被極大激發。著名政客邱吉爾、藝術家梵古等人都曾患有此病,這種病也被不少人稱為“天才病。
然而,多數患者並非“天才”。
然而,絕大多數患者並無過人天分。發病時還會引發酗酒、藥物濫用、自殺等社會問題,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高復發、高致殘、高自殺和高共病率的精神疾病。在所有精神疾病中,雙相情感障礙的自殺率最高,大約是普通人群的 20~30倍。
病因有哪些?
雙相情感障礙的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已有研究顯示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心理社會因素、環境壓力及季節變化等均在發病過程中起到較為顯著的影響。這些因素可能通過影響中樞神經資訊傳遞等過程,導致躁狂和抑鬱等癥狀。
雙相障礙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其遺傳傾向較精神分裂症、重性抑鬱障礙等更為突出,但其遺傳方式不符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屬多基因遺傳。家系研究發現,雙相I型障礙先證者的一級親屬患雙相I型障礙者,較對照人群高8~18倍。父母中若一方患有雙相I型障礙,其任一子女患心境障礙的幾率約為25%;若父母雙方均患有雙相I型障礙,其子女患心境障礙的幾率達50%~75%。
通常認為,遺傳是可能導致雙相障礙的明確危險因素。而具有這種風險的人,在一定負性環境因素的促發下發病,如童年不良經歷、人際關係特別是婚姻關係的緊張、喪失親人、失業等。
神經生化方面的研究顯示,5-羥色胺(5-HT)和去甲腎上腺素(NE)能神經遞質系統功能紊亂與雙相障礙關係最為密切。個體神經發育過程、內分泌與激素水準、遺傳決定的表達過程等均與發病有關。
另外有些研究者認為,社會因素是導致雙相障礙的重要原因,包括童年虐待、壓力性生活事件、離婚或獨居、自尊低、基因遺傳、不良生活習慣如缺少睡眠、過量使用酒精或藥物等。
得了雙相情感障礙怎麼辦?
雙相情感障礙是連續的疾病譜系,治療方面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治療、康復治療等綜合干預措施,其中藥物治療是基石。
理想的藥物治療方案,既要治療躁狂癥狀,也要治療抑鬱癥狀,還能預防復發。雙相情感障礙的病程遷延,有反覆發作的特點,治療也是長期的過程,除了要緩解急性期癥狀,還應堅持全病程治療,預防復發,提高生活品質,恢復社會功能。
同時,家屬、家庭要給予支援和配合。如監督服藥、觀察治療是否存在副作用、適當調解家庭內部人際關係。
該疾病在青少年人群中高發。若孩子遭受、目睹重大創傷事件,需要父母及時進行心理危機干預。
·讓孩子表達出負面情緒,真誠接納,共情,給予信任感和安全感。
·引導孩子對可能出現的心理和行為有正確了解與認識,減少自責心態。
·給予足夠的陪伴和鼓勵,減少說教並認可其長處。
·一起運動,合理釋放內心負面情緒。
·若病情加重,要及時就診。
此外,雙相情感障礙復發率高,幾乎會終身發作,且發作頻率高,需堅持長期治療。
急性期治療鞏固和維持期的治療,可控制癥狀、防止癥狀復發、促使身體縮短病程功能恢復、提高生活品質。
只要積極治療,完全可以控制病情、減少復發,過上正常健康的生活。
來源: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