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等風來:盒馬“爆單”訂單排到第二天,市民貼“米”字膠帶防窗戶破裂
更新于:2025-04-12 07:52:30

4月11日,北京大風來臨前,許多市民去超市購買物資,有盒馬門店的預計送達時間排到第二天。還有人為防止窗戶玻璃破裂,在窗戶貼“米”字形膠帶。

4月10日,北京市發佈大風橙色預警。為保障觀眾人身安全,部分公園、景區、博物館、紀念館、高校發佈調整開放或臨時關閉通知。預計今天17時延慶、昌平、門頭溝、房山開始出現大風天氣,20時前後影響城區,夜間陣風逐漸增大至8、9級,12日6時至22時為風力最強時段,全市平均風力可達6級,平原地區陣風9至11級。山區局地陣風可達13級以上。

據央視新聞,此次大風極端性強、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致災性強。14日下午,此次大風天氣基本結束。

【1】有盒馬門店的預計送達時間排到明天

“現在已經爆單了,蔬菜基本沒貨了,還有很多肉類食物和水。”4月11日,北京東城區一家盒馬鮮生門店工作人員介紹,現在超市裡人不多,但部分商品已經缺貨。

其稱,顧客可在APP上查看商品狀態,如果APP上顯示缺貨,證明店裡也沒貨。外賣配送時間以APP顯示為準,“現在單特別多,配送時間肯定會延長。”

她表示,目前未接到明天休息或暫停外賣配送的通知,會正常上班。但物流受大風天氣影響,可能出現無法補貨的情況,“不是人不配送,是沒有東西。”

記者將盒馬鮮生APP定位到北京房山區一家門店,在水果蔬菜門類下,新鮮蔬菜已無法購買,僅剩一些冷凍水果。肉類食物庫存較為充足。送達時間顯示,19時前下單,預計明日送達。

【2】專家:最推薦“米”字形的膠帶貼法,防止玻璃破裂

此外,還有市民為應對大風天氣,防止窗戶玻璃破裂,在窗戶貼“米”字形膠帶。貼膠帶到底管不管用?

據南方日報報導,北京人大附中物理教師李永樂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從我國台灣和美國幾個實驗結果來看,貼膠帶對防颱風其實並沒有什麼用。美國大氣與海洋局甚至給出警示,貼膠帶可能會造成大塊碎玻璃,更容易傷人。”

他表示,把玻璃改為強化玻璃是一種較好的防颱風方法。強化玻璃配合鋼質邊框,可以承受絕大多數颱風的侵襲。

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前工程師盧覺強表示,外國遇上風暴時,一般加上防風擋,所以再在窗戶貼膠帶,沒有額外效用,但香港情況不同,一般不會加設風擋,貼膠帶屬於“簡易防風法”,具有一定效果。

那麼膠帶怎麼貼才能發揮最大效果呢?盧覺強解釋,刮大風時玻璃爆裂主要有三大原因,包括雜物被風吹起,撞碎玻璃;風速大,讓玻璃震蕩產生震蕩頻率,從而產生共鳴效應,將玻璃震碎;玻璃受強風吹襲致彎曲、變形導致破裂。

根據研究,窗戶上玻璃最脆弱的位置是正中心,因此貼膠帶時覆蓋到正中心的位置,按理說都能提高玻璃的承受力。不過,在盧覺強看來,最推薦“米”字形的貼法。

“米”字形貼法,不僅可以改變干擾玻璃的自然頻率,降低出現共鳴效應的幾率,讓玻璃不容易破碎。同時,即使玻璃破碎,也能較好地控制掉落範圍。另外,這樣既可以節省膠帶用量,也能保證室內採光,比較適合一般家居使用。

齊魯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劉樹江也指出,膠帶最好是採用對角線交叉或“米”字形的貼法,並且最好貼到窗框之外,讓玻璃中心有較佳的支撐點。

另外,“米”字形膠帶的防護效果跟其厚薄有關。應選用有一定的厚度和彈性的膠帶,因此黃色封箱膠帶效果較好。

九派新聞記者 黃巧文

編輯 萬璿  付珊

【爆料】請聯繫記者微信:linghaojiz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