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億,收購狂安踏又拿下了狼爪
更新于:2025-04-12 02:10:28

安踏去年營收破1000億元背後,收購貢獻了汗馬功勞,旗下知名品牌FILA、始祖鳥、迪桑特、可隆等,都是安踏買回來的。4月10日,安踏又出手,斥資20億元把德國戶外品牌狼爪收入麾下。在被安踏收購之前,狼爪過得並不如意,曾四次易主,成了時代的眼淚。

01、斥資20億拿下狼爪

收購狂安踏又拿下了一個戶外品牌。

4月10日,安踏集團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已經全資收購德國戶外品牌Jack Wolfskin(中文名稱“狼爪”),基礎對價為現金2.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29億元)。在滿足其他慣常交割條件後,收購預計將於2025年第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初完成。

對於收購的原因,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表示,全球運動消費市場正呈現出細分與多元化的趨勢,消費者對運動場景、細分功能有更多差異化的需求。而狼爪定位大眾戶外運動,擁有頂尖科技,能與集團現有的高端戶外品牌形成差異化定位,覆蓋更廣泛的消費群體,這是安踏在戶外賽道上一塊新的價值拼圖。

安踏在問鼎國產運動鞋服一哥的道路上,收購是很重要的一環。

早些年手頭不太寬裕,安踏採用的大多是和品牌方成立合資公司、拿下其在中國運營權的方式。2009年,安踏收購FILA品牌大中華區的商標及經營權,開啟了多品牌發展之路;2016年,安踏與日本運動品牌迪桑特成立合資公司,控股大中華地區業務;次年,安踏與韓國運動品牌可隆體育成立合資公司,控股大中華地區業務。

再之後,荷包漸鼓的安踏,看上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這個貴價標的,當時找的是外部財團聯合收購,一舉拿下包含始祖鳥、薩洛蒙等在內的多個知名國際品牌。隨後,不差錢的安踏開始直接出錢收購,2023年,安踏對女性運動品牌瑪伊婭進行股權收購,這次全資拿下狼爪。

安踏把老牌戶外品牌狼爪納入麾下,自然是意圖在戶外市場分更多羹。艾瑞諮詢曾發佈公告稱,2022年,中國戶外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5.8%至2480億元,預計將在2025年突破4000億元大關。

而考慮到安踏收購的一貫打法——差異化定位,盡量避免和已有品牌搶生意,又要儘可能覆蓋更多新客群,狼爪同樣是理想標的。

“如果把戶外品牌分高、中、低三個等級,那麼代表品牌分別是始祖鳥、北面和迪卡儂。由於始祖鳥本身是安踏的,超級安踏之後可以往對標迪卡儂的方向走,唯獨中間這個層級的品牌,安踏還沒有。”鞋服分析師呂昌福告訴《財經天下》,安踏已有的可隆、迪桑特,更多是面向精英戶外,狼爪則面向大眾戶外。

要填補空缺,收購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舉個例子,美特斯邦威之前宣佈要做戶外,目前看水花不太大。安踏如果自己從頭做,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更何況,市面上已經有很多有認知度、有底蘊的戶外品牌,買一個更快。”有從業者向《財經天下》坦言。

安踏集團在公告中表示,受益於狼爪擁有的材料科技及德國工程設計團隊的豐富經驗,集團將進一步提升在戶外運動領域的競爭力。

作為老牌戶外品牌,狼爪既有技術積澱,例如其能實現暴雨級防護的TEXAPORE薄膜技術,已經反覆運算至第三代,廣泛用於衝鋒衣、登山鞋等產品線;又有環保理念和系列產品,比如其Ecosphere環保系列,使用的是回收漁網、塑膠瓶再生聚酯等材料。這些都方便安踏之後挖掘和放大品牌故事。

此外,狼爪在徒步、自行車等使用場景的覆蓋,也有助於安踏“在戶外賽道達成全品類、更細分化的全面佈局”。

除了品牌定位和目標客群具備差異化,狼爪身上的另一特性是在歐洲市場有著極高的滲透率,這同樣是安踏需要的。

截至2025年1月,狼爪在全球擁有495家專賣店,其中226家分佈在歐洲,269家位於亞洲。此外,該品牌還在全球擁有超過4000家零售點。通過收購狼爪,安踏將獲得對這些管道的掌控權,也有助於品牌從“把國外品牌買進來”,到真正“走進國外市場”的轉變。丁世忠強調,收購狼爪是安踏集團全球化的新里程碑。

02、狼爪曾多次易主

收購落地後,按照安踏之前的劇本,接下來便是重新置放、運營能力複用的故事。“安踏的運營能力很強,在保留品牌原有核心定位的基礎上,無限放大。這種能力是可以複用到不同品牌上的。”呂昌福告訴《財經天下》。

安踏方面表示,在十幾年的多品牌運營中,集團已構建起多品牌協同管理、多品牌零售運營、全球化運營與資源整合這三大核心能力。狼爪加入安踏旗下,能夠在一套成熟、可複製的管理機制下,快速完成市場定位、戰略重構、品牌煥新等一系列工作,充分發揮安踏在產品研發、零售能力、線上線下管道、生產物流等方面的優勢,走上高速發展的道路。

把收購品牌做大做強,安踏有著豐富的經驗。2009年,安踏以6億港元拿下義大利品牌FILA在大中華地區的商標使用權和專營權時,FILA在中國的門店只有50家,虧損超3000萬元。2011年,安踏對FILA進行重新置放,2014年就成功將FILA扭虧為盈,此後更是成為安踏業績的增長引擎。2020年,FILA營收174.5億元,占安踏營收的49.1%,首次超過安踏主品牌。2024年,FILA營收達266億元,同比增長6.1%。

亞瑪芬自從被安踏收購后,通過重塑品牌戰略,在5年的時間里提前完成了“五個十億歐元”的目標。其最新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亞瑪芬集團營收為51.8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9億元),同比增長18%;淨利潤7840萬美元,同比增長138%。

算上亞瑪芬的成績,安踏去年的營收首次超過了1000億元。那麼,收購狼爪後,安踏能再造一個始祖鳥嗎?

比起始祖鳥而言,狼爪的成立時間更早,1981年就成立了。高峰時期,狼爪在中國的門店數量突破700家。只不過近些年,中國市場戶外熱度攀升,狼爪卻逐漸沉寂。究其原因,在中國市場,狼爪因為收回代理權,自身經營又不佳,沒能在逐漸激烈的競爭中保住身位以及品牌價值。

剛進入中國市場時,狼爪走的是代理商這條路,聯亞集團作為其在中國區的總代理商,一邊幫其把門店開進各類商場、百貨,另一邊在央視、專業雜誌論壇做推廣,很快取得成效。2015年,狼爪宣佈收回中國代理權,改成自主經營,從此走上下坡路。

在業內看來,狼爪在中國的經營問題在於,缺乏本土化策略、分銷管道單一,且精細化運營能力不佳。反映在銷售終端,最明顯的兩個例證,一個是,山寨狼爪滿天飛,一度佔領不少商場的中庭;另一個則是,正品狼爪能隨便打出“骨折價”。

在社媒平臺,有網友分享,之前在商場買了件品質看著還不錯的衝鋒衣,399元,回家上網一查,是狼爪的盜版,根本穿不出門;還有網友發圖配文稱,在上海某地遇到狼爪打折促銷,兒童外套、成人T恤鞋子到手100多元。

這些案例背後,反映的是狼爪在中國因為經營問題,品牌價值在不斷被稀釋。與此同時,在全球市場,狼爪同樣歷經波折。

2018年,狼爪宣布被美國高爾夫球具製造商Callaway Golf(后更名為Topgolf Callaway Brands)收購,作價4.18億歐元。而這已經是狼爪第四次易主。此前,狼爪分別於2006年、2011年和2017年易主至不同集團,還一度出現過無人接盤,被拱手讓與債權人的情景。

2024年,經過多番調整的狼爪,有些想重新出發的意味。同年,公司宣布結束美國業務,專注於歐洲和中國市場,還在中國請來莫文蔚代言。沒承想,之後又再度被轉手,進入安踏集團陣營。

對此有網友調侃,“狼爪從德國,到美國,最後到中國,真是應了那句話:國際運動戶外品牌的最終歸宿在福建”。

消費者在經歷了始祖鳥、可隆等品牌爆火的劇情后,已率先擬好狼爪之後的劇情:“安踏收購之前沒人買,收購之後買不起”“狼爪很可能要漲價了,火速進軍‘中年N寶’”。

作者 | 林木 ,編輯 | 吳躍,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本內容來自財經天下WEEKLY

HBO尺度劇集,共五部
HBO尺度劇集,共五部
2025-03-27 13: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