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鏈二號04星成功發射——我國天地資訊傳輸再添“金牌樞紐”
更新于:2025-03-27 14:46:02

本報訊(記者 周生來)3月26日23時55分,天鏈二號04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我國天基測控與數據中繼再添“金牌樞紐”。

3月26日23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鏈二號04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 許立豪 攝

天鏈二號04星是我國第二代中繼衛星的第四顆衛星,是航太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載人航太器、遙感探測等中低軌衛星、運載火箭以及其他非航太器使用者提供測控和數據中繼服務。航太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承擔了衛星天線分系統、轉發器分系統、捕跟子系統、測控跟蹤子系統等研製任務。

航太器的運行離不開地面測控系統的支援。然而,傳統的測控方式受限於地球曲率和地面站分佈,難以實現對航太器的全天候、全覆蓋測控。中繼衛星作為太空“信息樞紐”連結地面站與航太器,可以實現地面站對地基測控不可見使用者的建鏈,從根本上解決覆蓋率問題,同時,還可以解決高速數傳和多目標測控通信等技術難題,極大地提高各類衛星的使用效益和應急能力。

2019年3月31日,隨著天鏈二號01星成功發射,我國中繼衛星系統正式踏入“2.0時代”。從1.0到2.0,這座太空“信息樞紐”的“運輸能力”“中轉效率”和“輻射範圍”全方位躍升。通過和天鏈一號完美配合,我國天地資訊傳輸的穩定性、精確性和速度得到了進一步保障,即使面對多“車道”數據“齊頭併發”,也能遊刃有餘地完成“運輸”和“中轉”任務。天鏈二號是當之無愧的天地資訊傳輸“金牌樞紐”。

天鏈二號04星的入軌,再次織密了我國的天基測控網,使得測控覆蓋佈局更優、並行服務目標更多、通信品質更好。這背後,離不開西安分院研製團隊多項有效載荷關鍵技術的突破。

和天鏈二號01-03星相比,天鏈二號04星擁有更高的“配置”。西安分院的研製人員為天鏈二號04星“量身定製”了許多單機產品。這些產品猶如給資訊上了一道道“保險”,確保衛星在發射、變軌、定點等過程中與地面聯繫暢通,有效保證衛星的測控安全。

天鏈二號04星天線分系統由多副天線組成。天線在軌展開需要多個層級、多個步驟才能完成,技術難度大,固有風險高。新增的視頻監視設備,讓研製人員有了一雙“千里眼”,天線在軌展開實時過程盡收眼底,一旦發現問題可快速處置,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

新增的S頻段多址相控陣即時波控上注通道,是“信息樞紐”的“交通指揮官”,它通過高速的數據處理功能,提高了S頻段多址相控陣工作的時效性,減少了通信鏈路“擁堵”和延遲。同時,天鏈二號04星還與天鏈一號系統保持良好的相容性,豐富了天基測控與數據中繼體系的協同工作模式,可為航太任務提供更加靈活和可靠的實施方案。

從天鏈一號系統到天鏈二號系統,西安分院的研製隊伍參與並見證了我國航天測控從單一“地基”走向“地基”與“天基”共存,我國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系統從第一代走向第二代的歷史跨越。西安分院研製隊伍大力傳承弘揚航太精神,堅持大力協同和自主創新,突破了技術上諸多的艱難險阻,將我國的天基測控網建設得功能更加強大。

如果說天鏈二號04星是太空通信的“金牌樞紐”,那麼,堅持實幹和創新的西安分院研製隊伍就是太空“金牌基建隊”。這支隊伍,將始終牢記航天強國使命,以擔當和實幹,讓動人的天地“鏈”曲響徹宇宙。

地理冷知識——嫩江
地理冷知識——嫩江
2025-04-07 09: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