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掌握了商業資訊差就掌握了財富。
很多人不想上班,因為上班太痛苦,多待一天都是煎熬,但又不知道辭職后如何去搞錢。
做什麼行業,選什麼賽道,具體怎樣去打通變現環節,他們完全是懵的。
很多人不適合上班,就比如我是高敏感性格,一旦被領導和同事批評或者說了某些不好的話,就會在內心很自責、很內耗。
工作是沒有意義的,無非是人家老闆花錢,來購買你的時間和工作力,說好聽點,是為了實現人生價值,說不好聽點,是給別人當牛做馬。
你每天就像個工具人,日復一日的機械化工作,有的人還不得不面對一些職場勾心鬥角,軟弱好拿捏的人,會經常被同事各種差使。
其實不上班的出路,遠比你想的要多。
難的往往是第一步,那需要足夠的勇氣,去打破表面意義上的穩定。
有核心技能的人,辭職后依然可以迅速依靠技能賺錢,但大部分人都是一窮二白,啥技能都沒有,只能從0開始,自我升級反覆運算。
值得慶幸的是,在這個資訊化、智慧化、科技化的新時代,普通人的機會在互聯網上被逐漸放大,當然內卷依然存在,只是說擁有靈敏嗅覺的人,能很好的發現別人所不能發現的商業資訊差。
你所不瞭解、不清楚的賽道,很多人都在悶聲發大財。
商業里的很多需求都在暗地裡發生變化,有趨向飽和的,就必定有尚待挖掘的。
所以還是那句話,沒有飽和的市場,只有飽和的思想。
打造垂直賽道,而非雜貨鋪
什麼叫垂直賽道?就是指特定行業和領域中的競爭與發展方向。
其實也就是一種市場區隔里的競爭策略。
大面上的錢已經很難掙了,唯有打造垂直賽道,去走少有人走的路,才能賺到別人賺不到的錢。
我先給大家講一個賺錢新玩法“地理套利”。
我有個粉絲,她稱自己為“數字遊民”,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依靠互聯網創收,她人基本上就是全球跑,一邊做旅遊博主,一邊通過同等價值的貨幣,利用匯率差異,賺取強勢貨幣(比如美元、歐元),然後再到生活成本低的國家、地區去消費。
這是一種跨國的賺錢玩法,但若說要適合大部分人,那還得瞄準國內賽道。
比如我有個朋友本來賣鮮花,有次他無意製作了干花藝術相框,結果評論區有人要買,他瞬間打開了思路,從單一的賣花到賣干花藝術相框。
再比如,有一位種田博主,先前他只是賣賣有機紅薯、桃子,後來他直接設立農場基地,網友可以預約支付,然後選擇屬於自己的地塊,遠端隔空種植,後者所賺的錢遠遠超過了賣農產品的利潤。
所以市場真的有很大空間,只是很少被人發現,而一旦發現了,賽道上的同行競爭簡直少得離譜。
很多人只是停留在“想賺錢”的階段,而不是在“努力賺錢”的階段,從想到鑽研、執行,這中間需要一定的勇氣和自律。
大部分人都是草台班子,當你用心在某個賽道鑽研,不消三個月甚至更短時間,就能超過80%的人。
要打開自己的認知體系
且這個體系中有很強的經驗差,擁有一定的個人優勢。
比如有一位粉絲,先前做過心理領域,後面她直接做起了“樹洞師”,她沒有龐大的粉絲群體,沒有實體店,就是依靠私域,一年賺了50w+。
還有一位粉絲,她看中了寵物行業,這兩年開始做“寵物臨終關懷師”,通過專業護理和疼痛管理,讓寵物在臨死前減少痛苦,另外,還提供心理輔導,給寵物主人面對寵物離世的情感慰藉,一年收入高達60w+。
賺錢門道真的很多,很多人不願去研究,也不願去執行,看到別人掙到錢了,只有眼饞的份兒,卻從來不去實踐。
普通人怎麼去打開認知?首先要去反省,清晰地認識自我,明確自個兒的能力和目標。
其次,要擇善者而從之,就是選優秀之人來學習和模仿,這也是很多賺錢門道的一個捷徑。
再者,要多去參加好的圈子,集思廣益,以群體智慧加以彌補個人思維的缺陷。
最後,要多去經歷,去不同的城市體驗不同的工作,增加自己的人生閱歷,無形之中,你的認知就被革新升級。
能賺大錢的,都得反人性
很多人之所以窮,就是喜歡順著人性。
怕吃苦,好逸惡勞,一旦超出自己認知以外的賽道,碰都不敢碰。
堅持了一個月看不到結果,就立馬選擇放棄,一個星期沒流量就開始哭爹喊娘。
賺錢為何要反人性?因為只有克服了即時滿足,以及對風險和失敗的恐懼,克服了懶惰,堅持長期主義做難而正確的事,才能一步步打通財富的通道。
我當初第一次創業,也不知道未來出路在哪裡,賺錢的更大渠道在哪裡,我和另一個合夥人,都是抱著一邊做,一邊摸索的心態,甚至做好了隨時失敗的準備。
我們雖然不上班,前期卻比上班還要辛苦,每天忙碌到淩晨,按理說,我當初上班時不知道有多爽,上午9:30上班,下午5點下班,其他時間隨便追劇還是幹什麼。
但是那樣的低收入,一眼望到頭的日子,並不是我真心想要過的生活。
所以想要換回更多的收入、更大的自由,就得反自身的人性,反懶惰,反常規,反認知,反以前的賺錢模式。
每個人都可以放大自身的價值,開闢一些細分賽道,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