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還走中路的時候我就是忠實的墨子玩家,後來轉到了輔助,依然是常用的英雄人選,喜歡玩墨子的想必和我一樣,都是喜歡中路,不喜歡挨打,對於遊戲體驗要求較高的類型。
墨子的機制,就註定了能左右自己的生死,只要我一直丟二技能不進場,不開團,想死都難,說白了,我可以打你,但你很難摸得到我,但話說回來,一個真正會玩墨子的,能夠用自己的命去換隊友的命,能夠在適當的時期大招進場,所以千萬別為了自己的遊戲體驗,而忽略了遊戲的勝負。
如今的墨子以輔助為主,或者說中路近乎絕跡,是因為策劃一次次削弱二技能傷害的關係,回到中路,可能連清兵都是個問題,而法術裝備帶來的增幅又極其有限。
墨子在去輔助的時候受到過許多的非議,面對諸多質疑,那時候我也是堅決力挺,認為他會在輔助位大有作為,而凝冰之息,我也是最早把它放在裝備中的,理由就是通過彈坑依然可以不斷減速敵人,軟硬控制結合,更有利於團隊。
然而S39赛季的凝冰之息,或許已經可以放棄了。
輔助裝和以前一樣,先出星泉,後換形昭,如果有沈夢溪這種消耗流法師,就出救贖,因為搭配秘法之靴,前期幾乎不會因為藍耗問題而回家,況且新版本中英雄的藍耗降低,續航不再是問題,而聖杯更是沒有出的理由了。
出完鞋子和輔助裝后,先出個旭日初光,物防、冷卻、護盾三項屬性都是墨子比較喜歡的,因此放在第一件出性價比是極高的,除非必須要出夢魘之牙,那旭日初光就要放在下一件出了。
痛苦面具是替換裝,出夢魘之牙就不出痛苦面具,而墨子出它的性價比非常高,冷卻、生命值、磨血效果,非常適合墨子的超遠端範圍輸出,彈坑存在期間敵人踩上也能觸發這個裝備的效果,整場比賽打的時間久,墨子的傷害佔比會非常高。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可以一直壓制敵方血量,沒有痛苦面具,後期墨子的傷害跟刮痧一樣,就只有控制作用了。
之後魔女鬥篷加破繭之衣,其中魔女斗篷也可以根據局勢而考慮不出,換成不祥徵兆,破繭之衣是可以當成核心裝出的。
銘文方面狩獵宿命和獻祭,冷卻在出完痛苦面具之後是37%,如果夢魘之牙替換掉痛苦面具是42%,只浪費了2%,也沒必要額外開一套銘文,問題不大。
首先,凝冰之息的新減速效果,通過單次攻擊只能觸發一層,1.5秒的持續時間,墨子的彈坑傷害無法刷新存在時間,和疊加減速層數。
最高也不過10%的減速持續1.5秒,這軟控制不要也罷,要知道上個版本凝冰之息的減速是30%,而不需要疊層。
至於被動的傷害就更招笑,最高150+15%AP加成,墨子是輔助,沒有太多的法強,因此這個傷害最多也就200出頭,雖說每次攻擊都能觸發,但這個傷害量,屬實卑微,比痛苦面具低了不少。
因此,綜合來看,雖然墨子的手長優勢很適合出減速裝,但凝冰之息的觸發方式太苛刻,對墨子來說9成的攻擊都只有一層,無法發揮裝備的全面屬性,被動的傷害雖然無需條件可完美觸發,但這點傷害真不至於浪費一個格子來出它。
總結:裝備的革新也需要對英雄重新適配,有不少玩家只會墨守成規,雖然也能玩,且看不出變化,但仔細分析會發現的確浪費了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