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挖野菜必備!20種常見野菜圖鑒,你認識幾種?
更新于:2025-03-25 22:46:21

春暖花開踏青去,地里野菜挖不停!

春天正值野菜生長的季節,很多朋友都會趁著週末攜家帶口去郊外挖野菜,既鍛煉了身體,還能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野菜種類繁多,常跟野菜混長在一起,沒點眼力勁還真分辨不出來!

這裡就給大家分享20種常見的野菜圖譜,第一視角瞭解一下這些野菜,看看你都認識不!

薺菜

春天正是挖薺菜的時候,薺菜營養價值豐富,素有“靈丹”的妙稱!常見於田間、路邊、山坡,薺菜的葉片羽狀深裂,呈蓮座狀貼地生長,開白色小花,吃起來有清香甘甜的味道,可以包餃子、做蒸菜、煮粥。

白蒿

老話講“一月茵陳二月蒿”,農曆二月正是挖白蒿的季節,白蒿生於河灘、荒地,喜濕潤沙質土壤,幼株灰白色絨毛覆蓋,葉片細裂如羽毛,聞起來有特殊香氣,可以蒸著吃或者曬乾泡茶喝。

枸杞芽

枸杞不僅果實可以吃,鮮嫩的葉子也可以食用,枸杞的葉片卵形,邊緣光滑,莖帶刺,採摘的時候只要頂端的嫩芽,可以涼拌、炒雞蛋、煮湯。

麵條菜

麵條菜常見於麥田當中,葉片細長如麵條,因此得名,麵條菜的莖紫紅色,根呈白色,開粉紅色小花,常見吃法,做蒸菜、煮麵條!

米蒿

米蒿跟麵條菜一樣,產生於麥田當中,幼苗葉片羽狀分裂,莖直立,有灰綠色絨毛,開淡黃色的小花,米蒿的嫩葉焯水後涼拌或蒸食,帶有一絲絲的苦味兒,可以清熱。

婆婆丁

婆婆丁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蒲公英,繁殖能力極強,農村遍地都是,葉片鋸齒狀,折斷莖葉有白色乳汁,黃色花朵,渾身是寶,嫩葉可以蒸著吃、涼拌,曬乾還以泡茶。

車前草

車前草喜濕潤環境,常見於路邊、溝邊,葉片卵形,葉脈平行,穗狀花序直立,嫩葉焯水後涼拌、煮粥,全草可曬乾泡茶。

灰灰菜

灰灰菜的食用周期比較長,可以從春天吃到夏天,郊區的荒地到處都是,經常是大片大片的生長,葉片菱形,背面有白色粉狀物,莖帶紅色條紋,口感較為柔和,焯水之後涼拌食用。

藿香

藿香可是個寶貝,是製作藿香正氣水的主要原料,嫩葉的食用價值也非常高,香味跟薄荷有點像,吃到嘴裏非常的清涼,可以炒雞蛋、攤餅子,還可以搭配大米煮粥喝。

野蒜

野蒜也被稱為“小根蒜”,常見於山坡和草地,喜歡陽光,通常在陽關充足的地方生長。葉片細長如韭菜,地下有白色小球莖,有濃濃的蒜香味,可以腌鹹菜,炒雞蛋,香味濃郁,非常好吃。

曲曲菜

曲曲菜非常的耐旱,在田埂、荒地隨處可見,葉片深裂,邊緣有鋸齒,莖折斷流白色乳汁,嫩葉焯水之後,直接蘸醬吃就可以了。

馬齒莧

馬齒莧的生命力非常強,常見於菜園、路邊,莖呈現紫紅色,肉質多汁,葉片肥厚如馬齒,焯水後涼拌、炒食或曬乾燉肉吃。

莧菜

野生莧菜葉片卵圓形,莖帶紅色,穗狀花序,嫩莖葉炒食、煮湯,含鐵量非常高!

魚腥草

魚腥草喜歡陰濕的環境環境,在水溝旁常見,魚腥草形葉片,揉碎有濃烈魚腥味,莖紫紅色,葉子可以煮茶,根部可以涼拌,很多人都吃不習慣!

苜蓿

苜蓿經常成片生長,生命力旺盛,就跟韭菜一樣,吃完一茬又一茬,吃的時候只掐嫩尖,焯水之後,炒雞蛋吃非常香。

蕨菜

蕨菜常生長於山林陰濕處,幼芽頂端捲曲如拳頭,葉片展開后羽狀分裂,捲曲嫩芽可食,食用前需要焯水去除“原蕨苷”這種物質,口感脆嫩,可以炒肉、涼拌或者腌鹹菜。

香椿芽

香椿芽堪稱是“春天的珍馐”,素有樹上蔬菜的美稱,香椿葉片紫紅色,有獨特香氣,採摘時注意與有毒漆樹芽區分(漆樹葉無香味,折斷有白色汁液),食用時需要焯水去除亞硝酸鹽,可以炒雞蛋、涼拌、熬醬。

槐花

槐花這種野菜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隔著大老遠就能聞到槐花的香味,食用方法也非常多,可以包餃子、蒸包子、蒸菜、炒雞蛋等等。

枸棒兒

枸樹在農村是常見的一種樹木,開花前的枸棒兒是一種非常好吃的野菜,枸棒兒呈綠色長條狀花序,表面顆粒狀,遠遠看去,就跟毛毛蟲一樣肉肉的,做成蒸菜非常美味。

花椒芽

花椒芽也是一種難得的春季美味,花椒芽一定要採摘剛長出來的嫩葉,上邊的小刺還未木質化,亦可使用,帶有濃濃的花椒味,涼拌吃非常美味。

野菜是大自然的饋贈,春天的郊外到處都是,大家在採摘野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辨別,避免與有毒植物混淆!大多數野菜都含有草酸或者生物鹼,食用前一定要焯下水,另外嘗嘗鮮就可以,不建議大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