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後半生》最新劇情中,聶娟娟神秘消失了。
彭玉蘭卻選擇沒有趁虛而入,而是選擇放手了。
這兩位女人都喜歡沈卓然,可是最後她們兩人都選擇對心愛之人放手。
這背後都藏著一個成年人的真相,那就是“體面”。
自從連亦憐離開後,沈卓然很快開始了黃昏戀的第二春。
他很快遇到了靈魂伴侶聶娟娟。
聶娟娟和連亦憐不一樣,她不圖錢,不圖房子,她的感情很純粹。
聶娟娟獨自一人生活很久了,老伴走得早,兒子在國外,她退休后一直一個人生活。
是她的導師好不容易說服她來相親,交個朋友,沒想到老年了,她竟然又遇到了人生真愛。
聶娟娟是科學家,研究天體的,她非常優秀,還是享國務院津貼的女博士。
她雖然是理科女,但是她有著一顆愛好文學藝術的心。
她喜歡崑曲,而且對崑曲也有所研究,甚至有些不為人知的小細節她都懂。
她和沈卓然原本是因為各自熟人牽線不得已吃了一頓飯,沒想到這一頓飯兩人因為崑曲的一個知識點吵起來了。
沈卓然回去後較勁,查了大量的資料最後證明瞭自己的錯誤,發現了聶娟娟的閃光點。
兩人從一開始見面的一言不合就開懟,到後面的激烈文字交戰,最後成為靈魂知己,深入交流。
兩人因為精神世界的高度契合,最後愛上了彼此,兩人都動心了。
他們之前並沒有太多的見面,大多數是電話交流,彼此寫信,這種慢悠悠的交流方式賦予了這段感情一種別樣的浪漫。
聶娟娟獨居身體不太好,這也是她不愛出門的一個原因。
十年前她得過乳腺癌,進行了切除乳腺手術,可是沒想到十年後復發了,而且癌症腦轉移了,她的生命開始以月為單位倒計時。
哪怕是到了這個時候,沈卓然對她的感情也是堅定不移,甚至沈卓然願意陪她一起住養老院,照顧她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沈卓然:“我也想說,咱們也攜手走好下半程吧。”
面對沈卓然的深情表白,聶娟娟心中感動又非常無奈。
她最後選擇表面上接受沈卓然的這片癡情,但是最後還是留下了一封信不告而別。
看著那封信,我當時也是非常觸動和感動。
聶娟娟的信:
“卓然君,展信安。
千言萬語,一到筆觸紙上,便又縮回去了。
事已至此,我還能說些什麼?
事已至此,你還願意聽些什麼?
我曾經想去你長大的地方,看那裡夜晚的星星,是不是和你的眼睛一樣明亮。
我曾經想去你讀書的地方,看那裡挺拔的樹,是不是和你的性子一樣正直。
我能嗎?我不能……
我本想說,願陪你看餘生燦爛,不懼死亡。
但,我是自私的。
我只能跟你分享那些得意歡喜的事情和心情,病痛衰老,我自己留著品嘗就夠了。
我不願你看見,我消瘦下去的容顏,只想你能記得我尚且健康時候的模樣。
不辭而別,很抱歉。
我和兒子去國外了,以信代酒,從此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此別過。
只一句:請你相信,我孱弱的晚年,因為一些和你相處的日子才有了詩意。
對了,那句念白我想好了‘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不來人間,怎知人間值得?’你覺得好嗎?
祝君如意,勿念,勿回。”
這封信很感動,充分說明了聶娟娟不告而別的原因。
這封信看似告別,實際上飽滿不捨和無奈,更有一份驕傲和體面在裡面。
因為愛,因為捨不得,因為只想在你心中留下我最美好的模樣。
忍痛離去的聶娟娟讓這份愛情昇華了,這份因為疾病,因為即將面臨的死別造成的不得不離開,讓這份感情更加真摯。
聶娟娟的不告而別給了所有人一個很大的震撼,無論是彭玉蘭還是孫寶琴都震驚聶娟娟的離去。
蘇寶琴甚至不願相信聶娟娟跟著兒子離開去國外了,更加願意相信她選擇一個人躲起來度過生命最後的時光了。
聶娟娟明明有機會和沈卓然度過生命最後的幾個月,但是她選擇了放手。
她的驕傲影響了彭玉蘭。
彭玉蘭是孫寶琴最好的閨蜜,她離婚多年了,一直想找個知冷暖的老伴共度餘生。
她非常喜歡沈卓然,之前好不容易熬走了連亦連,但是又來了聶娟娟。
當她見到聶娟娟本人的時候,看到聶娟娟身體不好的樣子,覺得自己很有希望。
她覺得愛情就是靠自己爭取得來的,所以她主動跑到沈卓然家麗給他做家務,還穿著沈卓然喜歡的情趣內衣出現在他面前,她更是毫无怨言的给沈卓然熬鸡汤。
彭玉蘭的前夫是個大老粗,沒有文化,也不許彭玉蘭深入學習,更是家暴。
彭玉蘭離婚後,一直獨身,感到非常寂寞,就有了找老伴的想法。
她喜歡上了有文學氣息的沈卓然,她非常仰慕沈卓然的才華。
哪怕沈卓然的眼中一直沒有她,她也從未想過放棄。
雖然聶娟娟是她的強大情敵,但是當情敵倒下面臨生死一刻的時候,她還是毫不猶豫的選擇救人。
還天天熬湯去看聶娟娟,她見證了沈卓然對聶娟娟生死不移的感情,也見證了聶娟娟為了愛人忍痛放手的感情。
從頭到尾,彭玉蘭見證了這份感人的真情,她甚至最後想好了如果聶娟娟好起來了,她選擇祝福。
可是偏偏最後聶娟娟選擇了主動放手,這明明是彭玉蘭的最好機會。
可是彭玉蘭卻選擇了放手,她把自己曾經為了見沈卓然買的精緻裙子掛進了衣櫃,這個舉動意味著她對沈卓然的執念已經放下了。
彭玉蘭的放手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受到了聶娟娟的影響,也因為她自己在這段獨角戲的感情中想通了。
聶娟娟:“不要再來了。請你,給我留一點體面。”
這是聶娟娟因為復發倒下住院后,對沈卓然說的一句話。
那個時候當沈卓然很緊張的趕到醫院時候,聶娟娟對救她的兩位女性非常親熱客氣,但是對沈卓然非常冷漠。
哪怕沈卓然對她的感情依舊,不會因為她的病情影響絲毫,更不會嫌棄她的病。
可是聶娟娟卻不想見到沈卓然,不是不愛,也不是不想,而是太愛了。
因為太愛了,所以自私的想要在你面前只留下我最好的模樣。
所以無法接受自己如此狼狽憔悴的模樣出現在你面前。
這是聶娟娟的體面,也是成年人的體面。
後來聶娟娟實在是被沈卓然的一片癡情打動,她也不忍心看到愛人如此傷心失落。
於是後來她選擇和愛人在多一些美好的回憶,最後她假意答應沈卓然和他共度餘生。
但是她還是選擇了不告而辭,留下一封動人的信。
她的電話成為了空號,她的下落沒有人知道。
她在信中最後叫沈卓然“勿念,勿回”,是因為她希望沈卓然能夠繼續開始新的生活,不要因為她的離去悲痛。
聶娟娟的瀟灑放手,感動了很多人,尤其是對彭玉蘭的影響很大。
彭玉蘭最後寫下“玉蘭花謝謝”,原本我以為她會寫“玉蘭花謝”,可是沒有想到她最後還是多寫了一個“謝”字。
看來對於沈卓然的這份單戀,彭玉蘭並不覺得遺憾,反而她很感激能夠遇到沈卓然,更感激能夠遇到聶娟娟,見證他們的生死愛情。
她放手了,選擇離開了這裡,因為她想通了,在感情的世界中“愛,不一定要擁有”。
彭玉蘭在這份感情中給自己留了一份“體面”。
我看完後,我更喜歡彭玉蘭了,因為她足夠的聰慧,也足夠的真摯,才能如此的拿得起放得下。
她不會把沈卓然變成自己的執念,她在感情中給自己留了一份體面,我覺得她這樣的女人,未來一定會收穫屬於她的歸宿。
看完聶娟娟和彭玉蘭的放手,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
成年人的感情中一定要學會給自己留一份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