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蔡樹菁
在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昆明經開區)的咖啡工廠內,烘焙設備持續轟鳴,一袋袋咖啡豆和一箱箱咖啡產品,承載著雲南的陽光與土地饋贈,等待著奔赴遠方;在北京、上海、倫敦等國際都市,雲南咖啡的香氣悄然飄散在大街小巷,層出不窮的創意特調咖啡更成為“社交硬通貨”……
截至2024年底,雲南省咖啡種植面積超126萬畝,產量超14萬噸,佔全國98%,不光在國內市場走俏,還出口至美國、荷蘭、越南等29個國家和地區。“代表中國”的雲南咖啡,正從“出山”走向“出圈”。
時澄咖啡主播正在進行電商直播。人民網記者 蔡樹菁攝
“手衝拍8號連結,它是我們家的招牌咖啡豆,風味上有橙花、烏龍茶和焦糖的香氣;或者是9號連結,來自雲南保山海拔1500米生長的一款豆子……”位於昆明經開區的時澄咖啡的電商直播間里,很是熱鬧。
“直播間里幾乎每分鐘都有訂單彈出。”雲南時間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段潔香介紹,直播間後,咖啡加工廠正全速運轉,進行咖啡生豆精深加工。小小咖啡豆從這裏出發,走向世界各地,“去年公司在昆明廠區的業務量近5000噸,銷售額約1.8億元。”她說。
位於昆明經開區產業園區內的雲南咖啡廠,也是新興的旅遊打卡地。人民網記者 蔡樹菁攝
咖啡是全球廣受歡迎的飲品之一,也是國際貿易的重要商品。雲南是我國最主要的咖啡產區,產量約佔全國98%,全省幾個重要產區都有咖啡加工園區,而其中,昆明經開區產業園區極具代表性,生豆貿易、烘焙加工、冷萃提取、即溶產品開發等不一而足,涵蓋咖啡豆精深加工、咖啡館經營及咖旅聯動發展的產業格局,形成了集聚發展的態勢。
為什麼是昆明經開區?這裡有全國首創“四區”即“自貿試驗區+經濟開發區+綜合保稅區+跨境合作區”聯動發展模式,打造了南向開放新樣板。“對於我們同時面向國內及國際市場的咖企來說很重要。”段潔香說。
雲南咖啡廠內擺放著各類咖啡豆品種,便於訪客瞭解雲南種植咖啡的歷史。人民網記者 蔡樹菁攝
對於尋著咖香來“打卡”的人來說,這裡是“一站式”了解、體驗咖啡的絕佳目的地。中國第一家現代化咖啡加工廠——雲南咖啡廠就坐落於此。“100多年前法國人在雲南種下了中國的第一棵咖啡樹,從此,咖啡就在這片以茶為主要飲品的土地上生根發芽。”雲南咖啡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繼偉感慨萬千:“然而,雲南咖啡很長時間里都沒有‘存在感’,價格低迷時咖啡果成熟了都沒人去採摘。”
雲南咖啡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基礎上,深耕品種優化、積極變革工藝,在傳統與創新的融合中,完成了“風味覺醒”。
“過去父輩們憑經驗去種地,現在幾乎都是科學種植,產量、品質遠超從前。”雲南中啡食品廠互聯網行銷中心總經理劉瀅禎一語點出其中的一個核心變化。
主栽品種的升級,也是關鍵抓手。以往,雲南咖啡以卡蒂姆系列雜交種為主,佔比高達95%,主打抗病高產。想要賣上好價格?挺難!
為此,雲南出臺了“咖六條”,從品種更新、鮮果加工、精深加工、莊園建設、品牌打造等多方面進行政策引導。雲南省農業農村廳規劃精品咖啡適宜區105萬畝,推薦了瑰夏、鐵皮卡、卡杜艾、德熱等優良品種,助力實現了品種的反覆運算更新。雲南還形成從“種子”到“杯子”的28項全產業鏈標準……截至2024年底,全省精品率已由2021年的8%提升至31.6%,精深加工率已由2021年的20%提升至80%。
位於昆明經開區產業園區內的時澄咖啡加工廠。人民網記者 蔡樹菁攝
價格,自然是一路高歌,2024年底生豆均價每公斤達41元,從過去“賣一斤豆買不起一杯咖啡”的困境成功“逆襲”到首次超過紐約期貨價格;而精品豆價格漲勢更猛,均價每公斤超過67元。
在全球化浪潮中,從原料基地到國際價值鏈的蛻變,從“洋種子”變為“土特產”,是雲南咖啡的進化之路。小小咖啡豆背後,是全省近百萬咖農人均增收超5000元。
完成上一階段的使命,雲南咖啡又有怎樣的新“人設”?
從原產地看,在咖啡豆處理工藝上,雲南咖農們玩出了“新花樣”。傳統水洗、日曬、蜜處理固然經典,但他們並未止步。借鑒普洱茶的渥堆發酵、厭氧發酵、水果發酵等別出心裁的方式,賦予咖啡豆獨特的雲南風味。
昆明經開區產業園區內的即溶咖啡自動化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蔡樹菁攝
劉瀅禎出差變多了,她經常要和同事們飛往外省進行線下門店調研。中國的咖啡市場快速增長,據公開報導,到2023年全國咖啡門店總數約16萬家,上海則是全球咖啡館數量最多的城市。“非常直觀看到雲南咖啡的熱度在不斷上升,好的雲南咖啡豆做的手沖價格甚至高於國外進口豆。”
各類新茶飲品牌也積極切入咖啡賽道,在門店的功能表上特地要標記“雲南咖啡”,這是招攬生意的“王牌”,甚至研發出各類“茶+咖”飲品,主打“中國風味”標籤,爭取新消費市場,咖啡和咖啡文化也在碰撞中被賦予東方韻味。
“雖然現磨咖啡市場發展勢頭很猛,但即溶咖啡市場也不小,我們調研后研發的牛乳拿鐵咖啡、榴槤凍干拿鐵是公司電商板塊的明星產品,復購率很高。現在我們還和雲南農業大學的實驗室合作,用‘雲咖’牽手‘雲花’研發新口味。”劉瀅禎說。
雲南中啡食品廠近年來的明星產品。人民網記者 蔡樹菁攝
在咖啡產地的農戶家中,小鍋一炒、石臼一舂,咖啡是再日常不過的飲品,這是“左手咖啡右手茶”的雲南生活。咖啡研學、咖啡文化節、精品咖啡莊園遊等一二三產融合將咖啡產業串珠成鏈,帶來更多經濟活力,同時反向推動行業向更高標準提升。
四月,白色咖啡花盛開在雲南咖啡產區,似薄雪輕輕籠罩大地。暖風輕拂,枝頭嫩綠的咖啡果已按捺不住探出頭來,在陽光下歡快地搖曳起舞,與田間咖農忙碌的身影交織在一起,共同奏響了新產季最動人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