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壓正常,輪胎看起來還是扁:廠家這點小心思不能讓你猜透了!
更新于:2025-04-11 01:39:50

很多車主都發現這樣一個問題:明明輪胎已經按廠家規定的壓力值充足氣了,但車軲轆看起來似乎仍然是癟的。其實這裡面有兩方面原因:

1、很多車標準胎壓低於輪胎最大胎壓

輪胎廠製造出來的輪胎其工作壓力並不是固定的某個值,而是一個範圍,只要在這個範圍內就管用。汽車廠家買回去后根據車型具體參數再設定不同胎壓,也就是說同樣的輪胎在不同車上其標準胎壓可能都是不一樣的。

而大部分車輛廠家給你推薦的胎壓值都低於輪胎正常工作的壓力上限。比如你愛車的輪胎胎壓上限是3.5Bar,但廠家給你的建議胎壓只有2.3Bar,相差這麼多,輪胎看起來可不就是扁的么。

而廠家之所以把胎壓設定這麼低,主要還是為了舒適和安全。

因為胎壓稍微低一些輪胎就軟乎乎的,行駛中能更好地吸收路面衝擊力,這樣懸掛上不用花那麼大成本就能滿足舒適性的設計目標了。

另外輪胎打得太飽就會變得圓滾滾,胎面與路面的接觸面積就會減少,這會導致抓地力下降。而讓胎壓適當低一些,胎面與地面的貼合度就更高,抓地力就可以最大化。

此外汽車遇到轉彎或者路面不平整時輪胎與地面的接觸角度會發生改變,如果輪胎太硬的話變形量就會不足,容易導致胎面與地面貼合度下降,抓地力就下降了。而輪胎軟一點就算與地面的接觸角度發生改變,輪胎也跟揉面一樣依然有足夠多的面積黏在地面上,抓地力就有保證了。

2、輪胎結構導致的視覺誤差

家用車輪胎胎壁比較柔軟,胎面與胎側連接處非常平緩圓潤,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如果不是刻意蹲下去看,我們根本看不到胎面與地面接觸的地方,只能看到胎壁往外凸,看起來很像沒氣被壓扁的樣子。

最明顯的對比就是大貨車的輪胎了,它的胎壁很厚很結實,胎面與胎側連接處有明顯的分界線,你很容易看到胎面與地面的接觸點,因此就不會感覺扁了。

之所以有這個區別主要還是不同的使用場景決定的。大貨車載重量大,輪胎主要注重承載能力,所以胎壁很厚很結實,支撐性十足。而家用車更注重靈活性和舒適性。胎壁薄一些、圓潤一些行駛中更容易吸收衝擊力,舒適性更高。而且在轉彎、變道、路面崎嶇不平時圓潤的輪胎邊角部位可以更平滑地與路面接觸、過渡,讓車輛行駛更加平穩。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如果感覺有用,歡迎關注我,我們一起分享更多有意思的汽車知識。